第178章 青雀

知道周松柏还有事情要忙,聊了些近况后,庄越就准备告辞了,走出房门的时候,周松柏说:“庄小友,你之后若是遇到合适修炼的苗子,可以将他介绍给我,多多益善。”

庄越忍不住笑,“周前辈还真是求材若渴,好,我记下了,一定为前辈留意。”

几人往前边的店铺大堂走,庄越又想起了什么,对周松柏传音:“其实,要是想尽快壮大宗门,收一些修为有成的散修直接入门就不错。”

“修为有成的散修也要的,不过却是将之收入门中,作为门中弟子,是不能做徒弟的。”周松柏也传音说,“带徒弟,最好还是从年纪小修为低时带起,这样基础打的牢靠,学炼器也专注,才好传我衣钵。”

庄越点了下头,表示明白了。

来到店铺大堂中,跟随庄越而来的那位少年正抱着一件贴身软甲,高兴的与欧澄说话。

庄越看见,暗暗点头,很显然这少年明白财不露白的道理,挑了一件能藏在衣服里的防护装备。

看见庄越他们出来,少年赶紧跟欧澄告别,走到庄越身边来。

从周松柏那里出来,又沿途边走边看,这次只是走马观花的看,没再进去了。不是庄越不感兴趣,而是还带着少年,不好太耽搁时间。

庄越已经问明了去青雀台的路,没有绕路,直奔目的地。

拐到一条街巷,周遭的人流一下变少很多,越往深处走,人就越少。

这边的道路也挺宽敞,据说以前这一片都是专门烧造琉璃瓦的窑厂,分给正羲宗的驻地,是其中占地最大的那片。

这家生产的青雀瓦是独一家的优等琉璃瓦,拆除原来的窑厂之后,在原地上盖起的正羲宗驻地就命名为了青雀台。

远远的,庄越能看到一座巨大的高台,长长的台阶,台阶的尽头,是一座巨大的门楼,后边能看到座座高耸的木楼,木楼着有飞翘的屋檐与斗拱。

数条拱廊架在空中,连接着楼与楼,众楼拱卫的中央位置,则有一座三层高的大殿。

看清青雀台的全貌后,庄越很吃惊:“这是三个月就建成的?”

沈倾这时开口说:“这些楼应当都是制式建筑,风格样貌一致。从方位和拱廊连接的方式看,整个青雀台更像是一个防御法阵。”

在沈倾的提示下,庄越才看出端倪,这些木楼外观美观规整,却是建模般一模一样。如果是批量制造的成品,就不难理解了,只需要把木楼放到合适的位置,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属于是修仙侧的预制房屋了。

至于防御法阵的事,庄越倒是并不觉的意外,这里是前线,此前又发生过九幽城主忽然发动袭击的事,再怎么小心谨慎也不为过。

迈上台阶,庄越数了一下,足有三十阶。这高台的高度,有六米左右,两层楼那么高。

大门正敞开着,从外边能看到,大殿前有一小片空地,面积虽然足以容纳几百个人同时站立,却停不下那艘他们坐着来的大船,怪不得要停在县城外边,让他们走过来。

其实整个青雀台的占地面积不小,就是建筑物太多,让空间被分割开,就显得那片空地小了。

“庄师叔!沈师叔!你们终于到了!”刚进大门,一个声音就响了起来。

庄越转头一看,步兆青正等在那里,他的身边还站着那个充当领队的正羲宗弟子。

“是步兆青!”庄越见到熟人,笑了。

那个少年见师兄向他走来,就赶忙向庄越跟沈倾道谢,然后跟着专门在这里等他的师兄走了。

“跟我来吧,我领你们去见师父。”步兆青说。

步兆青在前边带路,边走边给二人介绍青雀台目前的状况,庄越跟沈倾都认真的听着,毕竟接下来他们要在这里待一段时间。

等到步兆青大致说完,庄越问:“这里怎么建在这么高的高台上?”

步兆青对他解释说:“这个窑厂的地势位于整片区域的最低处,若是不起一层高台,等到暴雨时,整个县城的雨水都会向这处汇集,到时候就成一片泽国,被淹没了。”

庄越愕然,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原因。

“既然是这样的原因,怎么还在这里建什么窑厂,要是下大雨,这些窑厂岂不是要被淹了。”

步兆青笑着说:“因为这边的地段便宜吧,而且窑厂是最不怕被淹的,这里放的产品都是瓷器这类不怕水的,下雨时只要将房屋的门锁好,即便进水了,也不怕。这里的每个窑厂的面积都会大些,就是方便他们排水。

还有,他们用来做瓷器的矿土,只有在烧窑的时候才研磨成矿粉,平日里都是黏土岩,也不会被雨水怎么样。所以说,各行各业里,也唯有窑厂建在这里,损失最小。”

庄越点了点头,这是本地生意人特有的经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