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八章 堪破对手(第3/3页)

勒古台一时说不出话来,这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他觉得萧燕说得有道理,但又无法立即相信,思维的转变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雁门山的晋军要进攻,那山海关的晋军岂不是也要进攻?

他们这回南下,一直把自己看作进攻方,把被三国合击的晋军看成防守方,从没想过晋军会在开战伊始就选择以攻为守,全面出击。

萧燕见勒古台还不相信,不由得发出一声哂笑:“如果我所料不差,雁门山的晋军很快就会出动更多兵力,前往溧水河谷!”

如果晋军探知完她的虚实后要撤回,那十三师就会突围,配合接应部队;如果十三师没有突围迹象,那就说明他们没有回撤的打算。

勒古台刚想问萧燕为何如此笃定,指挥所已经接到战报:有两个师的晋军突然进入百里走廊,正朝着溧水河谷方向全速行进,并且十三师没有突围迹象!

勒古台看萧燕的目光变得格外敬畏。

他之前一直弄不清楚晋军意图,是想不明白晋军为何敢于把一个师放在溧水河谷作战,一个师放在西面乱跑,因为他觉得这两个师在确认过他们的兵力后是要南撤的,而实际情况是这两个师即便有接应,也根本不好回撤。

所以他们一直在犯嘀咕。

现在他知道了,这两个师北上后就没打算南撤!

此外,勒古台猛然意识到:晋军一开始就相信苏叶青的情报,认为雁门山外没有天元大军主力!正因如此,他们才敢派两个师出来确认——确认,一方面是一个保险起见的行为。

如果他们不相信苏叶青的情报,那就不会有这种动作,毕竟关外一旦有天元大军主力,那这两个师出来了就是白给。

另一方面,两个师出来之后,还能在战场调动他们的兵力,为后续晋军出战创造决胜条件!

勒古台现在是彻底服了萧燕。

萧燕好整以暇地问他:“知道晋军为何派兵去溧水河谷吗?原因很简单,他们既然决定主动开战,那就得选择一个目标下手。”

勒古台怔怔发问:“他们为何不选择相对较弱,且阵型散乱没有聚合在一起的戍卫军,而是去溧水河谷?”

戍卫军有两个军,战力又相对较弱,各部还相对分散,打他们容易取胜不说,而且一次性击败两个军,能够形成很大的声势,取得更大的战果。

要是让勒古台选,他一定会选择进攻戍卫军。

“因为他们是晋军!”萧燕给出的理由非常简单。

勒古台却一下子明白了萧燕的意思。

之前这些年,反抗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先后击败秦国与吴国,夺取了中原与江北之地,兵锋无人能比,肯定自信膨胀,视天下英雄如草芥,认为能够战胜一切对手。

他们瞧不上戍卫军。

在反抗军眼中,近卫军才是真正的对手,所以他们要打近卫军。一旦歼灭了天元帝国最精锐的部队,必然使得戍卫军胆寒,他们后面要击败戍卫军不过是砍瓜切菜,易如反掌。

从战术层面上来说,反抗军选择前往溧水河谷也是合理的。

彼处的近卫军与十三师鏖战多时,兵锋已钝将士疲惫,正是可趁之机,且他们有十三师在中心配合,能够形成中心开花的大好场面,取得胜利很容易。

“正因为晋军把溧水河谷当作了主战场,决定在彼处跟我们一决胜负,所以才会让西面的那支晋军停下来,而且是在很西面的位置停下来。”

萧燕胸有丘壑地扫了勒古台一眼,“右贤王可知这是为何?”

勒古台倏忽一愣,他被萧燕的连番问讯弄得脑袋发懵,思维有些跟不上:为何?这还有为何?

片刻后,他终究是反应了过来,沉声道:

“戍卫军虽然装备与战力差一些,但毕竟有十万大军,晋军要的是在溧水河谷击败第三近卫军,不想横生枝节,让戍卫军过去掺和,所以支反抗军在西面的位置停了下来。

“他们要用这支部队,吸引戍卫军去围攻、歼灭他们,避免戍卫军早早去支援溧水河谷!”

他认为自己的分析很正确。

但萧燕摇了摇头。

她道:“右贤王只说对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