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八章 堪破对手(第2/3页)

戍卫军两个军被调动得日夜不停的瞎跑,没有收拾掉十一师不说,自己还颇有危险,这种局面要是持续下去,他们的斗志会被极大消磨。

这是赵宁战术部署上的胜利。之所以有这个胜利,不是他比萧燕聪明多少,而是反抗军的实力强过戍卫军与近卫军。

要是十三师不能防住三倍兵力的进攻,要是十一师不能摆脱敌人追击,赵宁不仅不能取得优势,十三师与十一师还会有覆灭之忧。

当然,这也是情报的胜利。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近卫军与戍卫军的虚实,确认十三师与十一师的行动不会有大问题,赵宁就不会这么安排。

在过往这段时间,天元帝国的细作进入晋朝后,无法准确探知晋军的装备情况,故而十三师与十一师的实力让萧燕很是吃惊。

而苏叶青与范翊先后利用自己的渠道,了解到了天元大军的装备情况,故而赵宁早就对天元大军的实力了如指掌。

战场上的胜负,起码有一半是战场之外的因素,且在开战之前就决定了的。

“属于我们的机会已经到来,殿下打算怎么做?”黄远岱问。

萧燕有这样的布置,明显是相信了他们出动十一师、十三师,就是为了探知她的兵力虚实,或者说要确认天元大军是佯攻雁门关。

一旦晋军确认,就会有后续行动。

现在,萧燕想要诱使晋军立即展开后续动作。

赵宁略微沉吟,“既然萧燕放出了鱼饵,那我们就先咬一咬这个饵。

“给苏叶青传令,让她带着新军跟其它部族军汇合,并随时准备举事,扰乱天元大军后方,以配合我前线部队作战。”

黄远岱点点头:“这还不够,需要继续添加筹码,让萧燕进一步确认她的判断。

“我建议让十一师在抵达西面战场边缘后停止机动,就地布置防御阵地。等他们与敌结阵,立即出动两个师的兵力,做出向溧水河谷增援的迹象。”

赵宁同意了黄远岱的建议。

......

勒古台回到指挥所的时候,日暮正在降临。

他向元木真打了萧燕的小报告,结果却被元木真呵斥一通,说他既然顶着一颗榆木脑袋就不要自以为是,赶紧滚回指挥所,一切听萧燕的安排。

他走进指挥所之际,萧燕刚好接到反抗军十一师停止机动,就地布置防御阵地的消息。

本来勒古台并不服气,但在听到这个消息时立马老实下来,因为他完全弄不懂晋军为何有这样的动作,想不清楚对方的用意,而萧燕却一副老神在在、果然如此的模样。

在勒古台看来,如今已然脱离险境的反抗军十一师是在溜着戍卫军跑,轻易不会被追上,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什么都不想做了完全可以南撤,怎么都没道理停下来。

停下来那不是找打?

勒古台只能向萧燕请教。

“右贤王之所以想不明白,是因为你只看到了这股晋军,眼里没有整体战局。”

萧燕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发现勒古台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很显然后者并不认为自己眼中没有全局。

萧燕并不着急:“眼里有全局,不是想着怎么去进攻取胜,而是首先要清楚晋军的战略意图。右贤王要是觉得不服气,不妨说说晋军费这么大劲到底是要干什么,后续又会怎么出兵。”

勒古台默然无言。

萧燕瞅了勒古台一眼:“这些问题之所以不好回答,是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想错了一件事。”

“何事?”勒古台疑惑地问。

萧燕:“晋军从来就没想过防守,他们要的一直都是进攻!”

勒古台更显愕然。

萧燕接着道:“这场战争最先开始较量的地方是情报,我们通过小叶酋长放出了佯攻雁门关的消息,在此之前,我一直无法确认晋军是否相信了这条情报。

“两支晋军的反常举动,让我始终捉摸不透。

“我知道他们出来,肯定有确认我们虚实的用意,但在确认之后呢?”

勒古台接过话头:“要是让他们知道我们这里是主力,肯定会往雁门山增兵。”

萧燕问:“要是他们确认我们这里没有主力呢?”

勒古台怔了怔。

当然是不增兵。

除了不增兵呢?

在勒古台之前的潜意识中,接下来他们是要进攻雁门山的,这也就是说他们默认了晋军会防守。先前他提的种种建议,都是以此为基础。

既然晋军出来是为了确认他们的虚实,那在目的达成之后当然是要回去,雁门山会出动后续力量接应他们。

萧燕目光灼灼地道:“雁门山的晋军,从来就没想过要防守。他们打探我们虚实的用意,是为了在确认我们这里没有主力后,以不增兵为前提,出动雁门山驻军来跟我们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