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6页)

人堆中,一对穿着时髦的年轻夫妻不像其他食客那样排队等待。

在棚子外四处打量之后,女人钻进了棚子,男人也紧随其后。

进了棚子女人往左,他往右,似是在寻找什么人。

“德明这呢!”

终于,年轻男人在挨着后厨的角落里找到了已经等候多时的朋友,忙回身喊爱人:“银红,在这。”

崔银红应着,匆匆往丈夫的方向走去。

“我以为是什么国营饭店,怎么是个小吃店?”

崔银红坐下,解开厚重的围巾,有些嫌弃地四处望着这个略有些低矮的棚子。

连小吃店应该都算不上,最多只是个摊子。

“你们啊!太久没回寿北,咱们寿北市满大街都是小饭馆,谁还去国营饭店下馆子。”

何刚大咧咧地挥着,对于好友爱人话中明显的嫌弃之意丝毫不在意。

“就是这种小饭馆的饭菜才好吃,比那什么餐厅可强多了。”梁德明笑着打起圆场:“咱们小时候连小摊上的馄饨都吃不起,这种环境的饭馆可是连想都不敢想。”

崔银红明白说错了话,随即也跟着附和地说笑起来:“几年没回来,寿北好像没多大变化。”

“三位可以点菜了吗?”

柳雪花拿着菜板子过来,娴熟地先给三人倒上茶水,随后拿出纸笔等着写菜单。

何刚作为东道主,点菜这事当然得他来。

“半斤牛肉一斤牛杂……”

梁德明忽地用胳膊拐了下崔银红,往何刚的方向示意了下。

何刚是在点菜,可那双眼睛就没从人姑娘脸上移开,点了道菜还要询问一遍人觉得怎么样。

五大三粗的老爷们,声音温柔软和,跟平时截然不同。

“三个菜就足够了,牛肉汤锅里我们还要送白菜。”柳雪花想了想说。

“那成,就听柳同志的。”何刚立刻道。

等柳雪花拿着菜单走远,何刚清了清喉咙,嗓门瞬间就粗了不少。

“你别看报刊亭小吃店又小又破,十二点半来就没菜了。”何刚说,然后指了指棚里排队的人。

别看棚子坐着的七八桌,但许多都是买了带走。

梁德明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此刻已经临近十二点半。

“今天的牛肉已经卖完,只有牛杂了。”

质疑都还没从脑中产生,厨房门口柳雪花就大声地验证了何刚说的话。

“看来下回得先点菜。”何刚庆幸地嘟囔道。

他应该是店里常客,不仅柳雪花认识,就连在后厨帮忙的小孩儿路过也叫了声:“何叔叔好。”

“何刚,你带我们来这儿吃饭真就是为了吃顿好的?”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对彼此都是知根知底,梁德明知道何刚不是那种为了口吃的专门把人从城东喊到城西来的贪吃鬼。

“先吃,吃完再说。”

何刚只是卖关子,菜上来之前硬是打着哈哈一句不提。

“我要写作业了,写完作业才能继续讲。”

给何刚那桌端上洗好的白菜,秦望家立即转身对身后的小尾巴严肃道。

夏伟眼巴巴地望着,一脸渴望:“那你再跟我说说后来猴子有没有拜师成功,我就去写。”

秦望家坚决摇头。

“不行,我要先写完作业才吃饭。”

说完,秦望家故意在棚子里饶了一圈,走到厨房窗口大声道:“三姐,我想吃糖醋里脊。”

“知道了,你作业写完就能吃饭了。”秦溪很忙,没时间抬头,只是立刻从案台上拿了块肉来切成条。

“什么是糖醋里脊?”夏伟追问。

“酸酸甜甜,还很脆。”秦望家用力比划着糖醋里脊肉的酥脆,说着又舔了舔嘴唇:“我得快点写,要不肉冷就不脆了。”

夏伟吞着口水,立刻跟着举手:“那我也写作业,写完能尝一点吗?”

夏院长只说了送来写作业,等奶奶下班就来接他一起回家吃饭,并没说要在小吃店里吃晚饭。

“那你得问我三姐。”

“秦溪姐姐。”

刚喊了名字,秦溪的声音就紧跟着响起:“做完作业就能吃。”

她看似忙得脚不沾地,其实一直听着两个孩子对话。

秦望家对付孩子还真有一套,上来就从玩的吃的下手。

“那我们就快点去写作业,不会的你可以教我吗?”

“实在不会的才能来问我。”

“好吧。”

随着孩子们逐渐走远,何刚那桌的菜也相继端上。

两口砂锅,一碟凉拌萝卜丝。

难怪柳雪花说三个菜足够他们吃,光是这两口砂锅里的肉菜都有不少。

很明显的一锅辣一锅清汤。

清汤上漂着薄荷和葱,红汤锅汤表面厚厚一层红油。

“你们先尝尝。”何刚举筷示意。

热气腾腾,香味四散。

对食物很挑剔的崔银红是名都人,从小就是吃辣长大的姑娘,一瞬间便被那锅子红彤彤的牛杂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