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4页)

大家都吃着绿豆糕,黎书青慢慢拉开了布包的拉链。

刷拉——

数道目光齐聚。

车上无聊,有半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其他人注意。

黄帆一边用舌尖顶粘在上颚的绿豆糕,一边好奇地望着那个被当宝贝似的包。

油纸里包了八个巴掌大的白色圆馍,面香四溢。

包子馒头还有些微微的热,黎书青随手拿起一个小笼包送入嘴里,解开下一个单独的布袋子。

“葱油饼!”黄帆吞了口口水。

布袋子里又用油纸包了遍,一打开那股子葱油香立刻冲了出来。

黎书青又重新包上,打开最底下的两个大铝饭盒。

“这些都是秦溪妹子做的?”

一饭盒红彤彤的猪肉丁酱,香辣气味十足,油汪汪的让人食欲大开。

另一盒子里一个个小小的圆形糕点堆满了饭盒

盒盖上贴了张小纸条,字体娟秀小巧。

纸条上写着雪梨山药饼和绿豆饼,尽快吃完。

“胡姐。”黎书青把饭盒递出,示意胡丽品尝。

黄帆把剩余的绿豆糕全部塞进嘴巴里,已经打算好黎书青递饭盒过来拿哪一块了。

“……”

手就悬在那,黎书青根本没打算让他尝一块。

转身把饭盒重新盖上,纸条拿起折好放入上衣口袋。

“你小子不是不吃绿豆糕吗?”黄帆说。

“那是刚才。”黎书青的声音还是淡淡的,修长手指将所有袋子全部重新还原,直接将包塞到了自己的行李袋里。

“黄主任,国营商场的绿豆糕能和秦溪同志亲手做的一样吗。”胡丽笑得意味深长。

喜不喜欢,那不是得看对象吗!

确实不一样,至少在黎书青这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

“爸,真没走没错吗?”

周天休息,秦海说要带家里的大小孩子去公园看鸳鸯,吃完饭就领着姐妹几人出了门。

出了厂区,却不是往公园里走。

一大串人往厂子东边的路越走越远,目的地正是秦海平时经常去的回收站。

眼看周围连房子都少了,秦雪有些害怕地赶忙问道。

他们在这住了十几年,还从来不知道厂子背后竟然这么荒凉。

大树逐渐多了起来,路也从水泥路变成土路,偶尔经过一辆三轮车都能压出漫天灰尘。

秦溪举手扇了扇灰尘,心想晚上回家肯定要洗头洗澡。

“你爸一周走三回,怎么会走错。”秦海立刻回。

秦溪跟秦海提了提要做小买卖的事后,他立刻表示赞同。

不过对于秦溪给出的小摊图纸,他提出了新意见,说是要把台面部分做成铁皮的。

那样好清理油污,底下的炉子也不容易烧坏台面。

“咱们顺道可以请李叔帮忙找你说的那种平锅,他交际广,肯定能找着。”

秦溪要一块新铁皮好找,可那种圆锅子秦海是真没见过。

回收站和前世的垃圾回收站不一样。

回收站更像是个二手市场,大到家具家电,小到锅碗瓢盆都有。

买不起新货的就会来这淘,回收站属于半国营单位范畴,没人脉关系根本办不下来那证。

雁北回收站的站长姓李,是个退伍老兵。

终于,秦海指着不远处一座红砖院子:“到了!”

几人快步走了过去。

“老秦,今天又准备来淘点啥好东西?”

李站长坐在门口抽着旱烟,缭绕烟雾中只能依稀分辨出是个年长的黑瘦老爷子。

“今天想淘块薄的铁板,我记得仓库里好像有不少。”

“是不少,前些年铁精贵,后头钢铁厂为争创行业先锋拼命炼钢,铁的价格自然就降了好多。”

买的时候贵,卖得时候贱,李站长当然舍不得卖,好些钢铁材就都存在了仓库里。

“那感情好,我可以慢慢找个合适的。”

“你要铁皮干什么?”

“我姑娘想摆个小摊卖煎饼,找块铁皮当锅。”

李站长坐直身体站起,一跨步从烟雾里走了出来。

从左眼角到右唇角有条肉色的狰狞长疤,像是一条蜈蚣趴在脸上,随着他说话蠕动着。

“我记得八年前有个老太婆拿了个什么铁锅来卖,说是祖上摊煎饼用的锅,传了好些年。”

走得越近,李站长脸上被黝黑皮肤淡化的其他伤口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脸上,脖子上,甚至头皮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疤。

经历过一场厨房部爆炸的秦溪立刻感觉到,李站长绝对上过战场,他脸上的伤应该是爆炸伤。

“你告诉我在哪?我自己去找。”秦海马上高兴道。

“第三个仓库,你慢慢翻。”李站长抬起手挠了挠脸,手掌部分光秃秃的,只剩下个手腕。

“那我们先进去找,找着咱们再说价钱。”

秦海对回收站再熟悉不过,进了大门就往后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