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发奖学金都没人领(第3/4页)

技校也算是中专,不过分数线太低,考上也不包就业。

很多农村学生考不上高中,干脆就不上了,也不会考虑去技校。

当然也是曾经的情况,现在可能会多点,因为有钱人多了,会考虑花钱给学生们买个文凭。

既然考虑买文凭的,那就是不差钱。

真正缺钱的一般是中师中专的,那个录取率比高考还低的,一般也都是着急就业的农村学生们的首选。

不着急的话,以他们能考上中专中师的成绩,重点高中是可以随便挑的。

……

然后大喇叭又喊了起来:“通知通知,有今年参加中招考试,已经确定考上高中以及中师中专的,尽快来报名,明天去领奖学金……”

这次人数就多了不少,重点高中和中师中专考上的虽然不多,也有几个,但是普通高中就多了些,能有几十个。

燕长青和姑父再打了个电话,确定好人数,都是松了口气。

人数再少的话,他就考虑把今年小学入学的都算上了。

仔细考虑了一下,他还是决定把小学的放到以后。

厂里总得留点激励员工的手段,不能一下子都扔出去,以后没别的奖励了怎么办。

……

办仪式这种事情,虽说是在市场办的,但是陈有亮也不用市场里的人,给杨乡长打个电话就行。

这种活动还得是杨乡长的人有经验,而且他们也是要来蹭热度的,让他们帮忙布置一下,不算什么。

燕长青则是照常忙自己的,忙到晚上,祝昌盛打电话过来:“长青,明天去的话,还要给你带一位客人去,你肯定想不到是什么客人?”

燕长青无语的很:“祝叔你就直说好了,连点提示都没有,我上哪儿猜去。”

祝昌盛呵呵笑了一声:“有人来请你演奏二胡。”

燕长青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现在我忙不忙祝叔你又不是不知道,实在忙不过来了啊!”

“你都不听听是哪儿的人来的?”祝昌盛没想到卖了个关子,结果还没说是谁,燕长青直接给拒绝了。

燕长青真不想多事,反正没直接找自己,那就不是自己认识的,有人请自己出专辑赚钱都不干,他怎么可能会给不认识的人搞什么飞机。

没想到祝昌盛说了个自己没想到的:“你知道央视在拍三国演义吗?”

“知道啊!”燕长青回答了一句,反应了过来。“是他们?不至于来找我吧?他们去找哪个乐团的人,谁还能不配合他们,用得着跑来这里找我?”

这部电视剧又不是私人公司拍摄的,和西游记红楼梦的性质一样,央视搞出来也算是任务的,所以想要谁配合,根本不需要去找,有的是人愿意进剧组里,哪怕是能当个后期制作的工作人员。

只要能在这种大型剧作里,哪怕最后名单里都不会出现名字,但是只要参与了,说出去也是资历。

所以这种挣着抢着要去的大型巨制,为什么会请自己去?

下一刻祝昌盛给出了答案:“好像是其中有个导演觉得,想要请一个音乐感染力强,能够渲染气氛的演奏家去参加,电视剧出来后效果会更好。”

“这方面你可是无人可及的,别忘了你和省台那边的矛盾问题。”

燕长青当时就很是无语,这都几年了,还有人记着这事儿呢,自己都快忘了。

不就是把他们老台长送医院吗?人又没送走,至于记仇这么久吗?

不过,既然是三国剧组的人,那自己就得见一见了,这部电视剧他也是‘补看’过的。

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当年也是火遍大街小巷的。

想到这里,他就说道:“那明天再谈吧!等举行仪式的时候再说。”

……

祝昌盛挂了电话,松了口气。

三国剧组的人是刚到没多久的,事先连联系都没有。

来的人叫方雪亚,还是个女同志,带了个助手就跑了过来。

到了之后就先道歉,说是剧组在外边不方便联系什么的,所以直接人过来了。

祝昌盛又不是傻子,这种不提前联系的事儿,他清楚得很,还不是怕电话打过来,万一被直接拒绝的话,后面就不太好说。

所以干脆直接从离京城不远的一个叫马头镇影视基地的地方,跑过来以显示诚意。

而且人家好歹是央视的剧组,来俩人已经算诚意满满,估计是因为燕长青还有个企业家的身份,而且今年正在央视打广告,名声大振,剧组才会派人来请。

换了别人,多半只需要一个电话,直接让人自己过去了。

现在通完电话,祝昌盛觉得大概率燕长青会同意,这才出去,和方雪亚见面说了一下情况。

方雪亚是来跑腿的,剧组再了不起,她也只是其中一个分部导演的小助理,办不成事回去也是要被收拾的,现在听了消息挺开心的:“多谢祝主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