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番外下(第3/7页)

天色渐晚,荒凉静谧的山上回荡着潺潺流水声。

蒋俞白垂眸,瞥了眼后视镜,仍然空空如也。

今天在山下,是他第一次遇到那么小的孩子出来打劫。连带着,对刚才的小孩儿也不怎么信任,他低着头,听不出来情绪:“他确定是去叫奶奶了,不是去叫别人的么?”

“应该……”陶竹仔细想了想刚才那个男孩儿的模样,顿了顿说,“不是吧。”

话音刚落,地平线上,缓缓露出了一颗小小的脑袋。

小男孩正背着他的奶奶,披星戴月,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哥哥姐姐,我们回来了!”变声期,掺杂着稚嫩的男声,在那个瞬间,响彻山谷。

本是常见的轿车,可在他的眼睛里,却像是看见了希望。

奶奶看到他们的第一时间,难免紧张和胆怯,这个样子,很像陶竹曾经第一次到北京的模样。

她不敢叨扰他们,但是她大概走了很久,真的很累了,推辞了两声后就同意了。

奶奶对陶竹说了声谢谢,然后脱了衣服,为了不弄脏车,她把穿在里面的那面垫在车上,自己坐着衣服外头那一面。

在蒋俞白调头回去的时候,陶竹问:“你有在上学吗?”

男生点点头,说:“在上。”

奶奶补充道:“有在上的,国家扶持的,我们这里的孩子读书不要钱,所以我就一直让他多读书,多读书,走出这个地方,就再也不要回来了。”

陶竹还没来得及说话,坐在后排抱着篓子的男生先开了口:“不行,我要回来,奶奶还在这里!”

同样是大龙山长大的孩子,也是天差地别的。

跟蒋俞白对视了一眼,陶竹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

车开回到半山腰的镇上。

天色已晚,银行都关门了,从自动取款机里只有取出来整的一百块。

孩子和奶奶一起凑,也只凑出来四十六块钱的零钱。

孩子急的把所有兜都翻出来,也没找到其他的零钱,他那抹希望的光再度破灭时,陶竹却摇摇头,说:“你收着吧。”

孩子和奶奶都不肯收。

大龙山虽然大,但是越到山顶,住的人越少。

陶竹的外公比较喜欢张罗村子里的许多事情,因此在小村子里还算小有名气,她想了想问:“你们知道刘延卿吗?”

小男孩眼中满是疑惑,但是外婆却知道这个名字,她问:“你是……?”

“我是刘延卿的外孙女。”陶竹说,“这个钱你们先拿着,就当是我的预付,剩下的三十九块钱你们送菜到我外公家就好,送到把这些钱都用完为止。”

最终,他们收下了这份钱,并对陶竹连连感谢。

小男孩的家就住在距离陶竹外公外婆家大概三四公里的地方,虽然听起来不远,但是山路坎坷,又没有开发过,越往上走非常难,总之顺路,蒋俞白把他们带回了家。

原计划晚上十点到外公外婆家,但由于路上经历了太多,真正下车敲响家门时,已经将近十二点了。

山里没有手机电脑,大家的作息相对规律,外公外婆也很累了,就只是简单的打过了招呼,他们便进屋休息。

没有高端的隔音玻璃,却也听不见一点车来车往,耳边只有山风高远的吟唱声。

陶竹站在窗前,仰头看着漫山遍野的星星。

忽明忽暗,像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

第二天他们两个起床的时候,陶竹的外婆已经煮好了两碗羊肉米线等着他们,碗里也煮了他们昨天带回来的菜。

外婆忙前忙后,外公就坐在外面晒太阳。

吃饭的时候蒋俞白没说什么,等到他俩出门了,蒋俞白问:“你们这重男轻女很严重吗?”

陶竹知道蒋俞白这么问的原因,她摇摇头说:“不是,外婆是外公的童养媳,外公一直都不喜欢外婆的,原来还想娶别人,是外公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太太,在你们北京叫太姥姥吧,很喜欢我外婆,外公才娶外婆的。”

蒋俞白的脚步顿了一下,脚下的土路因为他的忽然停下扬起一片土,土灰色粘在他黑色的裤脚上,像是昨夜星辰的缩小版。

他问:“他们哪年的?”

陶竹:“这个我不知道哎……”

蒋俞白大概知道王雪平的年纪,从王雪平的年纪推算了一下她父母的年纪,得到的结论让他有些惊讶。

西风东渐后,蒋俞白以为童养媳制度是上个世纪就已经消失的糟粕,很难想到,在今天,偏远的农村仍有童养媳的存在。

他见过大千世界无限风华尚能波澜不惊,却被脚下农村的生活打破了认识。

从这个角度来说,陶竹想在这里做什么,他都无权干涉,因为他没有陶竹懂得这里的环境。

陶竹带着他来了大龙山上的希望小学,老旧的建筑,□□在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