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工业办主任履新(第2/4页)

“那不叫工厂,确切的说,那只能叫做小作坊。

而且,还是那种靠着公社财政不断给他们输血,才能苟且残延的小作坊。”

罗旋坐在椅子上,对于被气得脸红脖子粗的梁副主任的斥责,并不为意:“梁副主任,我们不是村里面两个汉子骂架。

我们这是在探讨工作上的事情,你能不能坐下来好好的说?”

“老子没那心情!”

梁副主任气吼吼的问:“罗旋同志,我就问你一句。

你有没有顾及到,这三家工厂广大职工们的感受?当初为了把这些工厂建设好,里面的广大干部职工们,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罗旋淡淡问:“那他们,最终搞好了这些小作坊吗?每年给公社财政又上交了多少利润呢?

一分钱都没有!

不仅如此,这三家工厂,每年还得从公社财政上,拨出大笔的专项资金,去贴补他们、去给他们发工资、养闲人。”

养闲人?

这狂妄无比的年轻人,居然敢把这三家工厂里的干部职工们,称为“闲人”??

梁副主任被这句话,给彻底雷到了……

在这个时期同属一个县、同属一个公社的国营单位,不管对方单位的经济效益好、还是不好。

所有的干部和职工们之间,他们对彼此的称呼都是“同志”。

把对方的工作单位,叫做“兄弟单位”……

大家看待对方的时候,都不是以对方的单位济效益如何、工资级别怎么样,来评判对方的。

而是以一种:人家也是国营单位职工;别人和咱一样,都是端铁饭碗的!

如果某一个工厂效益实在是太差,对于个人来说,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财政上对这些干部职工们的生老病死,会一管到底。

要是某一个工厂半死不活的,在里面上班的那些干部职工,他们是不会太在意的:大不了托点关系,把自己调到另外一家、红火点的国营企业里去上班就是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这个营盘废了,换一个地方就是了,反正自己的工资级别是按照工作年限、是根据技术职称、是根据行政级别拿相应的工资。

多大点事儿?!

梁副主任长长的吁出一口气“呼——”。

然后缓缓坐在椅子上,与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罗旋,冷眼相对。

现在事态发展的严重性,已经超过了梁副主任的想象,所以他反而不像先前那么气急败坏、怒不可遏了。

“罗旋同志,我能够理解你这种急切的、想尽快做出成绩的心理……年轻人嘛!

做起事情来,比较着急,所以考虑的没有那么全面,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梁副主任死死盯着罗旋的双眼,满是严肃的告诫道:“但你有没有想过,裁撤掉这三家工厂,上百号干部职工们的生计,怎么办?”

罗旋拿起桌子上的报表递过去:“哪有上百号干部职工?

翻砂厂17位在编人员,农具铁器厂9名匠人,而木材厂则是29位。

这三家工厂总计55名在职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另计。”

“那也是关系到好几十位干部职工的生计问题、涉及到他们的感情问题!!

罗旋同志,请你以后说话做事的时候,多注意一下你的方式方法。”

梁副主任并不看报表,而是直接冷冷说道:“闲人?用这样的词汇去形容我们的干部职工?罗旋同志,你这种思想很危险啊。”

“危险?呵呵……”

罗旋又拿起一份报表推过去:“翻砂厂17名干部职工,其中管理人员9名,外联采购2名,真正干活的车间职工是6个……

我仔细看过翻砂厂的报表。

过去5年之中,这个翻砂厂每个月接到的订单,平均下来是17个翻砂铸造件……所得月利润不会超过100块钱。

而他们上班的时间,在《点到单》上是8小时,但其实车间职工干活的时长,平均不会超过1个小时。”

罗旋问梁副主任:“做1个小时的工时,凭什么却要按照8小时的工作时长,给他们旱涝保收的发工资?”

“这……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梁副主任怒道:“这些职工的工资,都是按照相关规定、按照他们的工龄和职称,由公社财政足额发放的……你一个工业办主任,无权干涉这些事情!

罗旋同志,别忘了这些企业还承担着别的东西!”

罗旋摇头:“梁副主任,对于企业管理、对于一个公社的经济建设这些方面,你外行了不是?”

“要想承担更多。首先这些工厂他得靠自己效益良好、得自己先活下去才行。

如果这些工厂他自个儿,都需要我们公社财政去支援才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