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5/7页)

王玲玲上辈子除了没挣到大钱,但气确实没怎么受过的。

徐家就徐霜,他大哥又没了,家里没有妯娌的破事,婆婆也不爱掺和两口子,所以王玲玲过门就是当家的。

徐霜每个月的工资交一半给她,她不缺吃喝。

但是赵家全然不同,他们一家子虽说出了一个赵军,但是赵军的津贴也不够四房人一块花用啊!

赵家几个男人地里的活都做的粗糙,虽然男丁多,但分的粮食并不多,几个妯娌还各自有孩子,五间房每天都是叽叽喳喳的,吃饭时候的碗筷都十几副。

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三岁,五岁的那个到处瞎跑,得不错眼的盯着,三岁的那个走个路还不算稳当,没瞅见就会摔一跤。

不过王玲玲心里存着两个孩子带着自己躺赢的念头,照顾起来也十分尽心。

只不过这么一来,又碍了其他几个妯娌的眼,几个妯娌觉得她是后娘,照顾孩子比自己照顾的还尽心,看在婆婆眼里不是她们几个媳妇偷懒耍滑?

于是,几个妯娌斗法,夹杂着两个孩子的日常,王玲玲心力交瘁,熬这么一段时间,把自己给熬的不像样子。

这次进县城,本来是家里的大伯子的事,因着家里孩子多,粮食不够冬天吃,所以得趁着这时候进城去买点粮食。

按理说在村里换也使得,但赵家的老太太做人实在是太失败,整个大队没几个待见她的,都不愿意给她换,去别的大队又担心被举报。

所以只能是进县城,找到黑市买点。

这不是个好任务,进县城就不说了,远还累,摸到黑市更是困难重重,还得防备着被人抓了。最重要的是,回程怕被人看出端倪,得自己一路走回来。

本来这件事落不到王玲玲头上,偏偏妯娌之间互相挤兑,王玲玲得罪了大嫂子,大嫂就糊弄着自己男人把事情甩给王玲玲了。

王玲玲搓搓胳膊,她身上还穿着单衣,她带到赵家的厚衣服前几天拆了一件给两个孩子做棉衣,这会儿自己身上反而没有厚衣服。

再看那边的王樱和徐霜,王玲玲心情好了一些,王樱身上也穿着旧衣服呢。

可见徐霜对她也没多好。

王玲玲想起上辈子的事,心里给自己打气,不管怎么样,自己挑的这个以后是首富,而王樱以后只能当个破厨子的老婆,穷在乡下。等到自己这边分了家,带着两个单过,以后赵军回来就能发大财!或者这辈子她早点让赵军转业,日子肯定会更好过……

去县城的这一路,王玲玲就在这样的美好幻想里度过了。

直到下了车,王樱还以为王玲玲会来说几句难听话,结果到了地方,王玲玲只是高高在上瞥了她跟徐霜一眼就走了,把王樱看得莫名其妙。

徐霜拎起进城带的篓子,问王樱:“咱们先去我师父那儿?吃过饭下午再去供销社?”

王樱无所谓:“可以啊。”她对县城不熟,自然是跟着徐霜走就是。

徐霜背着背篓,跟王樱一前一后在路上走,这也是这时候的特色了。据村里的人说,之前在县城看到有男女一块在路上走被抓去的,说是没有结婚证就是搞破鞋,听说抓进去了就要关几天听课。还要通报单位。

所以大街上的男男女女,哪怕是两口子都是各走各的,绝对没有那种勾肩搭背挨在一起的样子,生怕被路过的红袖箍给误会。

徐霜带着王樱一路走到一片低矮的民居,顺着巷子找到一个大院子。

徐霜小声给王樱介绍:“这一片的房子原先都是我师父的,后来我师父就把房子捐了,自己只留了这一个院,不过院子里现在也住着其他几户人家,算是国营厂子租我师父的。”

徐霜的师父叫陈东,解放前是小少爷,家里是做糖厂的,置办的家业也多。后来世道乱起来,他就把自家的产业全卖了,自己就缩在南邵这个小县城过日子。他这辈子最爱的就是一口吃的,手艺虽然凑凑活活,但嘴巴刁的不行。

王樱诧异的看着眼前的大院子,这种院子像是仿照着四合院建的,留了正房厢房,但前头却没有留倒座,而是只有一个影壁。前院往后还能看到一个影壁,应该是两进院。

徐霜带着王樱一路走到后面那一进的正房,一路上王樱看到院子里晾晒的衣服,各家门口的煤球,还有院子里的一个公用的水池。

徐霜:“我师父一个人住在后面正房的三间,他在县里的一个国营饭店当厨子,没有结婚也没孩子。”

两个人走到正房,正房三间门口处坐着一个胖老头。

胖老头没头发,整个人跟个白面馒头一样,满脸的喜相,眼角带着笑纹,也看不出来岁数,瞧着像五十,也像六十,但要说七十也不过分。

“哎呦,我说今个听见喜鹊叫,合着今个就该是我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