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3/7页)

倒不是田有福不照章办事,实在是等到冬天就很难办。他们第七大队就在山脚,入冬之后大雪封山。那两个多月他们就跟与世隔绝一样,连西坡镇的路都走不通。

大队内部还能喊上各家的青壮一起铲雪,把村里的路清出来,好方便巡逻。大队外面就不成了,人一出去,满眼都是白茫茫的。

这时候万一碰上谁家生孩子或者有什么要紧的事,那只能是深一脚浅一脚去隔壁大队找人,还不一定能赶上。

“咱们大队上赤脚医生算一个月两块钱,冬天就不折工分了,我回头给你说说谁家有老人小孩,回头费心你多注意。”

王樱想了想也就答应,这年头在村里当医生还好,说不上医闹。能有个给看看毛病的都谢天谢地了,闹什么闹。再加上王樱对田有福印象也比较好,这个大队虽然有大姓小姓,但相处还算和谐,可见领头的不是个糊涂人。

“行。”

田有福眼神有点复杂:“先这么干几个月,等开春我去公社给你问问。”

他刚才才想起来,王樱是烈士子女,她又是个高中毕业生。这条件,再加上还会点医术,说不好开春卫生所就把人给录了。这也是公社常见的照顾政策。

王樱现在毕业了,岁数也差不多,正常情况下公社应该今年秋天就给她安排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耽搁了。

王樱听田有福这么一解释,心里也明白,原主这个烈士子女的名头在公社那儿是可以优待的。

不过……

“大队长,我不想去卫生所。”

田有福心里一喜,但还是尽职尽责给王樱解释:“可是赤脚医生属于半份工……咱大队只能给你算一半时间,剩下的还得算工分。”

也就是王樱如果在大队上,是要去上工的,如果不去,年底分粮就要扣掉这部分。

王樱还是坚持,她本来考虑去卫生所,是想着找个带食堂的地儿。但是现在她一天三顿,顿顿不重样,就不愿意去卫生所了。再说了,原主娘那样的,不也挺好?

扭扭身就能上后山去采点药材,也不用东奔西跑。

田有福大喜过望:“成!那我回头跟支书商量下,给你算到一个月三块。”

三块钱不值什么,王樱每次看病也得收个一毛两毛的,在加上药材单算。一个月也就是五六块钱,看得好的话,就跟王樱娘那样的,一个月十几块也能拿到。

五六块钱在这个时候的购买力还很强,最起码够一家子吃上一个月。

王樱答应了,接着就说起自己明天要去县城买东西,让田有福开个介绍信。

田有福利索的就拿出章子给她盖上,然后又想起一事。

“樱丫头,这个,我给你三块钱,你瞅着去医院再买一瓶医用酒精回来。”

都怪老狗那个混蛋玩意儿,把大队办公室的医用酒精给喝了,还得叫大队上现买。

“你懂这个,要是看着有什么要置办的药,也买点,咱们大队以前放这儿的安乃近也快用完了。”

田有福好不容易盼来个会点医术的,这就要立刻用起来。

王樱去看了一眼办公室还剩的药,拿个小纸片写了几样药名,报给田有福:“这几样得补充,剩下那两种是紧急用的,咱们也备上。”

田有福无有不应。又掏了十块钱:“再不够的话你先垫,回来我给你补。”

王樱揣好介绍信:“哪儿能不够。”

这几样都是便宜的,再贵的药就不合算了。

把王樱送走,田有福还有点纳闷。

“这丫头,我记着她娘好像不会西医吧?她咋还懂西药片……”

“算了,管她呢,高中生,肯定是自己学了的。”

王樱起了个大早,打开门,徐霜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叫门?”这么冷的早晨,说句话都冒白烟,亏得他在外头等。王樱把门锁上,两人一块往镇上走。

徐霜从怀里掏出来一个纸包:“没来多久。”

王樱打开纸包,里面是热气腾腾的肉包子一个。

“唔……好吃,你吃了吗?”

徐霜把身上军绿色水壶递给王樱:“吃过了,这里头装的是豆浆。”

肉包子是藕丁大肉馅的,吃起来带着脆脆的口感,藕丁切的稍微偏大,恰好中和了大肉的肥油。豆浆也是热气腾腾的,醇厚的豆香味。

王樱一口肉包子,一口豆浆,吃喝完整个人都清醒了。

“咱们怎么去?”

徐霜指着西坡镇外头:“路边坐车。”

西坡镇作为最靠近县城的一个镇子,镇上的人进城有些都是骑着自行车就去了。王樱跟徐霜站在边上,看着好几辆自行车驶过。

王樱跟徐霜打商量:“我不要手表,咱们买辆自行车吧。”

县城的班车只有一天一趟,等着也太熬人了。她觉得自己往后肯定不少往县城跑,有辆自行车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