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7页)

小李也不是很清楚:“好像有,我去打听一下。”

“嗯,尽快把这个事给落实下去。”余思雅叮嘱道。

小李办事效率还不错,第二天中午就传来了好消息。他跑到余思雅办公室高兴地说:“余主任,咱们跟县运输队那边说好了,明天早上他们派辆车子过来。”

“好,辛苦了,你今天下午把货清点好。”余思雅笑着点头。

等小李走后,她在办公室里闷头想了一会儿,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万一两个运输队碰巧都没车子呢?而且以后他们每个月还要从县里运三万五千斤粮食回来,这就是35吨,他们公社的拖拉机一次只能拉两三吨的货,这得跑十几趟。

麻烦不说,关键是那拖拉机太破了,要是坏了,还得想办法修,也不好向公社交代。可要一直找运输队,人家也不一定有空,而且随着他们养殖场规模的扩大,运输范围会越来越广,以后每个月的运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钱花了,还不方便,处处受制于人,与其这样,不如他们自己买一辆车子。

这个念头一出,余思雅顿时感觉神清气爽,路修了,每个月的运输量也上来了,确实该买一辆车了,这是迟早的事。

说干就干,她跑到财务办公室,找到楚玉涛:“合计一下,咱们账上有多少现金?”

楚玉涛一听这话就直觉不好,刚收回的款子还没捂热呢,看样子,又要被余主任给花出去了。

“余主任,你这是又有什么计划啊?”楚玉涛拖拖拉拉地问道,就是不回答余思雅的问题。

余思雅满心都想着买车子的事,也没注意:“是有点计划,不过得先看看钱够不够,账上还有多少钱,一个月内能收回多少资金?”

这是把下个月的钱都惦记上了,楚玉涛弱弱地说:“没多少,余主任,路修好了,电也通了,厂子也修了,没什么事了吧?”

这下余思雅瞧出来了,她好笑不已:“我说楚玉涛同志,你什么时候变成吝啬鬼了,问你还有多少钱你跟我顾左右而言他,赶紧说,我有事呢!钱这东西,挣了花,花了再挣就是,守着能生出几个子来啊?”

楚玉涛被她说得脸都红了,不敢再支支吾吾,如实说:“现在账上有一万五千多块的现金,最近出货量大,还有一万多的尾款将在半个月内收回来,大概就这么多钱。余主任,你到底又要做什么啊?”

余思雅也不瞒他:“我准备买辆车子,咱们厂子里现在的出货量大了,而且以后每个月要去粮站那里买粮食,几乎三两天就要用一趟车子,总叫运输公司的车子也不是办法,还是得咱们自己有一辆才行。对了,楚玉涛,以后养殖场账目上,每个月必须留五千块的现金不许动,这笔钱是拿来给大家发工资和去粮站买粮食的。”

工人的工资和粮站的钱可拖不得。

楚玉涛怔了一下,忙点头:“好,我知道了。不过余主任,一辆车子也太贵了,咱们养殖场现在账上就这么点钱,恐怕买不起。”

余思雅也知道车子贵。别看这会儿收入低,但有些工业产品的价格并不低,装个电话几千,手表自行车上百,一台十二寸的电视要好几百块,而且不是说能买就能买的,没门路光有钱也买不到这些好东西。

至于车子,估计怎么也得几万块去了。就账上那一万多块,确实差得有点远。

不过他们这个养殖场走到今天,哪一步容易?

余思雅扬起笑容说:“这个你不用管,我来想办法。路是人走出来的,方法总比困难多。”

楚玉涛怔怔地看着她自信满满的笑脸,心里有些触动,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他一个大男人,还不如一个女同志有魄力,他羞愧地低下了头:“我相信余主任你一定能办到。”

“好,借你吉言了。”余思雅笑着说,“我先回去了,这个事你先别对外说,等确定了咱们再公布,免得让大家空欢喜一场。”

楚玉涛忙点头:“好,知道了,我不会乱说的。”

余思雅冲他笑了一下,回了办公室,琢磨着去哪里弄一辆车子回来。

——

得知省台也要下来采访后,修路的进程一下子实现了大跨越。余思雅从县里回来的第二天,三个公社书记就去县里开了会,商讨制定好了修路的策略。

当天下午三个书记都把电话打到了清河鸭养殖场,约余思雅过去指导指导他们。

余思雅时间紧,工作忙,但这个建议是她向梅书记提的,这时候不能撂担子。为了节省时间,余思雅跟三位书记商量,大家约在位于中间位置的阳明公社,开个小会,有什么问题一起解决了。

三个书记也觉得这法子不错。

于是余思雅在周五那天,带了养殖场里饲养小组长刘姐,还有几个修路的骨干,开了公社的拖拉机,风风火火地赶到阳明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