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4/5页)

男人看到他们三个,眼神闪了闪,没说话,直接跑进门卫室。

又等了两分钟,男人拿着介绍信出来了,态度热情极了:“三位红云公社的同志,抱歉,上午有事,耽搁了,你们要选鸭苗是吧,走,跟我进去。这快到中午了,先去咱们食堂吃饭吧!”

余思雅三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有数了,看来那张条子有效。

虽然不大爽省城养鸭场的看人下菜的行为,但还要在他们这里买鸭苗,犯不着得罪他。

“吃饭就不用了,咱们直接去看小鸭子吧,全公社的人都还在等咱们带鸭苗回去呢。对了,这位同志怎么称呼?我是红云公社的妇女主任魏英杰,这是我们的干事余思雅,秘书……”魏主任先做了自我介绍。

男人一拍脑门:“哎呀,魏主任、余同志、李同志你们好,我是省养鸭场的销售科科长曹先旺。大家都是同志,不必客气,咱们先去食堂吃饭吧,吃过饭再去看鸭子。”

盛情难却,余思雅三人不好拒绝:“那就谢谢曹科长了,不过咱们这趟出差有伙食补贴,可不能占公家的便宜,这个饭票得咱们自己出。”

见他们坚持,曹科长也没反对:“行,三位同志思想觉悟真高,值得咱们学习。走吧,去吃饭。”

省养鸭场不愧是个大单位,人家的食堂都有几百平米,干干净净的,打菜的窗口好几个阿姨,有三荤三素六个菜随便打,还有免费的鸭血粉丝汤喝,这福利待遇杠杠的。

余思雅三人各打了一荤一素,又盛了一碗免费的汤喝。

曹科长作陪,四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小李忍不住感叹:“你们食堂的荤菜肉真多。”

别的地方食堂大多是菜多肉少,他们这里的荤菜是菜少肉多。

曹科长笑得有些得意:“咱们省养鸭场最不缺的就是肉。”他们除了养鸭,还养了一些猪作为员工福利,食堂定期宰杀,所以才吃得这么好。

听说了缘由,三人都羡慕不已。同时,余思雅心里又有了主意,个人养猪得上交,只能发一定的肉票,但单位养就不同了,单位可以把肉当作员工福利发啊。

她似乎又找到了一个实现猪肉自由的好法子,不过还得先把养鸭场办起来后才能畅想其他的。

吃过午饭,曹科长带他们逛养鸭场。这个养鸭场比前面看到的还大,占地好几百亩,里面还有几个池塘,隔开的,游满了鸭子,池塘后面是一排气派的两层砖瓦小楼,白墙红瓦,看起漂亮极了,这是鸭舍。

“这鸭子住的比咱们人住的都还好。”魏主任忍不住低声感概。

除了鸭舍让人耳目一新,养鸭场还有专门的屠宰厂,饲料加工厂,孵化场等等,简直集饲养、宰杀、销售于一体。红云公社的养鸭场跟这一比,简直跟过家家似的。

曹科长骄傲地说道:“我们养鸭场鸭子的数量常年保持在几万只,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万只,日产蛋都有上万只,年产禽肉几百吨,销往全国,养殖场的正式职工也有一百多个人……”

一连串的数据让小李和魏主任羡慕不已。他们什么时候能把他们的村的养鸭场办成这样啊。

逛完了鸭舍,曹科长带他们去看孵化的小鸭。

养鸭场有专门的小鸭孵化养殖场地,不同种类的小鸭单独养在一个地方。刚孵化出来不久的小鸭长得都差不多,毛茸茸的,也看不出其他的。

余思雅想了一下说道:“曹同志,能不能麻烦你跟我们说一下这些鸭子的特点?我们第一次养,不是很了解。”

曹科长很好说话,边走边介绍:“鸭子主要分为肉鸭和蛋鸭,顾名思义,肉鸭主要是用来食用,生长快,容易育肥,肌肉丰满,肉质鲜美,主要有北京鸭、法国番鸭等,刚才看过的两个品种就分别是这两类。蛋鸭主要是产蛋的,长的个头较小,体躯狭长,肉质比较差,但产蛋量比较多,主要有金定鸭、绍兴鸭、高邮鸭等。前面的这批小鸭子就是金定鸭……”

看完一遍后,余思雅三人商量,主要是她跟魏主任商量后决定,购买八百只肉鸭,两百只蛋鸭。第一次饲养,还是以养肉鸭为主,肉鸭成长周期短,现在养,秋天就长大了能出笼了。先卖了这批鸭子攒一笔钱,接下来再考虑其他的。

“曹科长,我们想买八百只北京鸭,两百只金定鸭,多少钱?”余思雅问道。

曹科长不用算就报出了数字:“都是一毛五一只,一共一百五。”

这个价格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余思雅和魏主任都松了口气:“好,谢谢曹科长,不过现在已经挺晚了,我们没法当天赶回去,明天再来买可以吗?”

“可以,你们明天亲自来挑吧,选那边的,那些鸭子都已经孵化出来一个多星期了,比较容易活。”曹科长指着另一个养殖场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