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章 维么拉河(第3/3页)

“我们运气好,”他又说,“一般来说,南半球比北半球要热些。”

“那是为什么呀?”小罗伯特问。

“为什么呀?”巴加内尔说,“你没有听说过地球在冬天离太阳近些吗?”

“听是听说过,巴加内尔先生。”

“没听说过冬天冷是由于太阳光斜射过来的缘故吗?”

“这我知道。”

“我的孩子,南半球热些就是这个原因嘛。”

“我不明白。”罗伯特瞪着两个大眼珠回答说。

“你想想看,”巴加内尔又说,“冬天,在欧洲,我们在地球的另一面,而澳洲,就在我们的脚底下,那是什么季节?”

“夏天呀。”罗伯特说。

“这不,正是这时候地球最接近太阳,明白了吗?”

“我明白了。”

“南半球的夏天热些,是因为在夏天,南半球比北半球离太阳更近些。”

“果真这样,巴加内尔先生。”

“所以,人们说地球在冬天离太阳近,是我们住在北半球的人所说的。”

“这我从未想过。”罗伯特回答。

“现在你知道了,我的孩子,别忘记了啊。”

罗伯特很满意地学了一堂天文地理课,还知道了维多利亚州的平均温度在华氏74度,摄氏23度左右。

晚上,旅行队在离龙斯达尔湖5英里的地方露营,北面是高耸的德朗蒙山,南面是德利登山。

翌日,11点光景,牛车到了维么拉河河岸。这地方位于东经143度。

维么拉河宽半英里,河床较浅,河水在橡胶树和洋槐树中蜿蜒。对岸有几棵高大的桃金娘科植物,名叫卡拉塔树,高达15英尺,树枝下垂,开红花。成千上万只鸟在那青葱的枝叶间跳来跳去,有鹦鹉、金翅雀、金翅鸽、长尾鹦鹉等。河里还有一对黑天鹅在羞答答地戏水,这对江河中的珍禽一会儿就钻入水中不见了。维么拉河弯弯曲曲,在这片引人入胜的原野上迂回流淌。

牛车在这片绿茸茸的草地上停了下来,草地的边缘一直延伸到河边的激流中。河上没有木筏,也没有桥梁,只好找片浅滩,趟水而过。在上游四分之一英里处,河水较浅,准备在此渡河。艾尔顿再三探测,河水只不过3英尺深,这样,牛车从这浅水中趟过,不会有什么危险。

“就没有别的法子过河吗?”哥尼纳凡问那水手。

“没别的法子,爵士,”艾尔顿回答,“打这里过去并不危险。可以过得去。”

“需要海伦娜夫人和格兰特小姐下车吗?”

“没必要下车,牛走得很稳,保证叫它们走在妥当的地方。”

“好吧,艾尔顿,靠你了。”

骑马的人围住牛车,大胆地下河了。通常,车子过河,周围都套着一些空桶,使之漂浮在水面上。但哥尼纳凡一行人没有这种“救生圈”,只好摸水过河了。艾尔顿坐在牛车上小心翼翼地赶着牛,少校和两名水手抄前几步探路。哥尼纳凡和约翰·蒙格尔斯走在车子两旁,给两位女士保驾护航,巴加内尔和罗伯特殿后。

到了河心,车遇到了深槽,水淹到轮轴。牛走出浅滩,脚探不到底,很可能连车也会拖下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艾尔顿勇敢地跳入水中,把住牛角,这才把牛拉回到正路上来。

车子在河中歪了

突然间,车子摇晃一下,只听见哗啦一声,车身倾斜过去,水淹到了女士们的脚。爵士和船长紧紧地抓住车栏用力拉,车还是漂了起来。好险呀!

幸亏,艾尔顿眼疾手快抓住牛轭,用劲一扳,这才把车子扭转过来。前面河底是一道小坡,牛马这才稳住脚步。一会儿,人畜都安全过了河,大家虽然浑身湿透,心里却比较满意。

不过,车子的前厢碰坏了,哥尼纳凡那匹马前蹄上的马蹄铁也落掉了。

这得赶快修理。大家面面相觑,十分犯难。这时艾尔顿自告奋勇,他愿意跑到20英里以北的黑点站去找一个钉马蹄铁的铁匠来。

“好,那就辛苦您了,我的好伙计,一去一来大约要多长时间呢?”哥尼纳凡对他说。

“不要多久,大约15个小时。”艾尔顿说。

“快去快回,我们就地扎营,等候您回来。”

几分钟后,那水手骑着威尔逊的马,消失在一排茂密的木本含羞草后面去了。

————————————————————

(1) 色诺芬(公元前427-前355),雅典人,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军事家,苏格拉底的弟子。他以自己的传奇经历写成了出色的文学史学作品《远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