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心悦目:审美干扰镜提案风波纪实(第6/15页)

全国审美干扰镜协会主席沃特·兰伯特在彭布列顿大学的演讲:

拿可卡因来说吧。它的天然状态是古柯叶,虽然诱人,但通常不会成为问题,可是一旦经过提炼、纯化,你就会得到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以超常的强度猛击你的快感接收系统。这样,它就成为了毒品。

由于广告商的推波助澜,外表美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进化赋予我们一种对漂亮面孔作出反应的线路,可以称之为我们视觉皮层的快感接收器。在自然环境下,它对我们是有用的。可是,如果你找到一个拥有百万里挑一的肌肤和骨骼的人,然后再经过专业化妆和修饰,那么你看见的就不再是天然的美,而是药物层面的美,也就是可卡因似的美丽外表。

生物学家称之为“超常刺激物”:给一只母鸟一只塑料大蛋,它就会丢开自己亲生的蛋,去孵化这只塑料蛋。美国广告业就是用这种刺激物,这种视觉毒品来渗透我们的环境的。我们的美感接收器接受了太多刺激,凭它们的进化能力是无法应付的。它们在一天里接受的刺激超过它们的祖先一生所接受的,结果就是:外表美慢慢地主宰了我们的生活。

怎么个主宰法?和毒品成为问题的方式一样: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普通人的相貌变得不满意了,因为他们无法与超级模特相比。这种二维形象本来就够糟糕的了,而现在广告商拥有相貌美化仪,可以直接将超级模特置于你眼前,让你面对面地接触。软件公司提供美女来提醒你的约会。大家都听说过,有的男人喜欢虚拟女朋友胜过有血有肉的女朋友。我们与周围光彩照人的数字幽灵共处的时间越长,与真人的关系就越糟糕。

我们既然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就无法避免这些形象。这就意味着我们无法丢掉这个习惯,因为美是一种戒不掉的毒品,除非你一直视而不见。

现在就不同了。现在,你可以得到另一双眼球。这双眼球阻止毒品,同时让你仍然看得见。这就是审美干扰镜。有些人认为这是矫枉过正,我却认为这恰到好处。技术正在被用来刺激我们的情感反应,控制我们,因此我们也用技术来保护自己,这是再正当不过的了。

眼下,你们有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彭布列顿大学的学生历来都是进步运动的先锋;你们在这里作出的决定将会为全国学生树立一个榜样。通过这项提案,通过使用审美干扰镜,你们将向广告商发出一个信息:年轻人不再愿意任人摆布了。

教育新闻频道的报道:

全国审美干扰镜协会主席沃特·兰伯特发表演讲后,民意测验显示,彭布列顿大学有百分之五十四的学生支持审美干扰镜。全国各地的民意测验显示,平均有百分之二十八的大学生支持在本校进行类似的运动,比上个月增加了八个百分点。

塔玛娜·莱昂斯:

我觉得他把那东西比作可卡因有点走极端了。你知道有谁为了过一把广告瘾而去偷东西卖吗?

但我想有一点他说得有道理,那就是外表漂亮的人在现实生活的商业广告竞争中是大占优势的。并不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比其他人好看,而是他们好看的方式不一样。

比如说,有一天我在校园商店里。我需要查看我的电子邮件,刚戴上相貌美化仪我就看见一张广告招贴画。宣传的是香波,品牌大概是路易丝伦斯吧。以前我见过这幅广告画,但这次没安审美干扰镜感觉就不一样,画里的模特实在太……我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开。我不是说我的感觉同那次在咖啡馆里看见那个帅小伙儿一样。其实我并不想认识她。我更像是……在观望晚霞,或者说观看焰火表演。

我呆呆地站在那儿,望了广告画大概有五次吧,想把她看得更清楚些。要知道,真人大概是不可能这样引人注目的。

但这并不是说我要放弃和人们交往,以便一直戴着相貌美化仪看广告画。看广告画给我十分强烈的感受,但这和看真人的感受完全不同。我甚至也不想马上出门去买模特推销的东西。我甚至对那些产品并不真的在意,只是觉得她们令人叹为观止。

玛丽亚·德苏扎:

要是我早点遇上塔玛娜的话,也许会劝说她别关闭审美干扰镜。不过就是劝说了,我也怀疑是否能成功,她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即使这样,她仍然是尝到审美干扰镜甜头的一个典型例子。譬如,有一次我说她多么幸运,她却说:“是因为我长得漂亮吗?”她说的是心里话!就好像在谈论自己的高度似的。你能想象一个没安审美干扰镜的女人这样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