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朱元璋左右开弓再出兵(第5/6页)

李文忠与副手左丞赵庸率部出塞之后,首先就是直扑北元中都治所兴和,兴和元军守将为平章竹贞,这时的竹贞面临几种选择:弃城而走;坚守待援;献城投降。

竹贞最后的选择是两条腿走路:副将留守兴和,自己率主力退守察罕脑儿——这是鱼与熊掌都想兼得,是如同做梦一般的选择!

实际发生的情形也是如此:留守所部迅速决定:献城投降。

谁也不能责怪留守元军什么,因为现在的退路都明明挂着牌子:此路不通!

弃城而走?往哪走?步步退军察罕脑儿?乃至开平?无异于引狼入室,还要必然担当主将竹贞安给的“畏敌避战而失土”的罪名,被杀一儆百宰掉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坚守待援。前文说过,坚守成功的关键在于“待援”,假如不可能有援军呢?坚守也就失去了意义,一支看不到希望的部队无论如何也是没法提高士气的,就算是大明兰州的守军,不也是因为希望还在吗?是明将于光用生命给了城内守军希望:“徐大将军援军不久立至!”

而现在的兴和呢?主力已经北撤,迎面扑来的是李文忠的十万大军,东面的云州已经落入明军华云龙之手,西南不远的东胜州也被明军金朝兴占据,能指望的援军唯有东北方向云需府白驼山的驻军,那是大元太尉蛮子(是人名,不是我们理解带有贬义的外地人统称)所帅的数万铁骑。

但目前的兴和城却指望不上他们,蛮子太尉还要招呼远远迂回向应昌的两支明军。

要细述目前元军分布以及兵锋走向不大容易,因为史料过于简略,我们只能根据东线明军的军事活动来大体判断元军主力的情况。

这就引出了一个至今仍在争执的问题:东路明军的两场败仗。

我们若把明军同期的战事活动在地图上连接一道细线,便大致可以发觉:这是一个新月形状态,李文忠的主力部队位于新月底部,左右各前出了两个月牙尖。

东方前出的“月牙尖”即海宁卫指挥副使孙虎,已经率兵到了开平东部的落马河一带。据史载:元廷派出了太尉买驴迎战孙虎,具体战况不祥,结局清楚:明军全军覆没,孙虎战死。——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折断了的右“月牙尖”。

西北方向的左“月牙尖”即与华云龙共同负责北平守备的骠骑大将军、大都督府副使孙兴祖,此时正率及燕山右卫指挥平定(人名)、大兴左卫指挥庞礼等,进兵兴和西北方向的三不剌川。

据史载:“遇胡兵,力战皆殁于五郎口。”

后世人们争执的就是三不剌川的具体位置、以及也可以划入名将之列的孙兴祖去那里干嘛、哪股元军使这位名将挂掉的?

这主要是由于明末清初地理学家、学者顾祖禹说了一句:“三不剌川在卫北境。其西为五郎口。明初,孙兴祖战死于此。”所以这“三不剌川”便跑到了陕西去了。

之后的《明史》以及《明实录》都有这么一句:

(孙兴祖)从大将军北伐以战死,年三十有五。

于是争议产生:怎么驻守北平的孙兴祖被徐达调到西线战场去了?

其实,这根本就不用争执:徐达乃大明军中第一人,身居“征虏大将军”之位,就是把李文忠说成“从大将军北伐”也没有什么不对,更何况一个都督府副使孙兴祖?

欲探讨历史真实,唯有根据当时实际战况来分析判断,文人留下的一句话不足为凭,别说属于“孤证”,就算是再有史籍记载也没用,一旦是后世史家照抄的前人的错误观点呢?

事实是东线北平的燕山六卫部队绝对去不了西线,连增援也谈不上,朱元璋与徐达都不会这么笨拙,与其调动北平的部队数千里增援西线战场,那还不如自南京出发时就让徐达再多分点兵力呢,再说了,西线战事无论怎样凶险,也不过就是王保保的十万孤军一股,绝对没有必要动用燕山六卫的“远水”来解兰州前线的“近渴”。

因此,孙兴祖是奉李文忠军令参加的东线战事无疑,而孙兴祖死地则应该是应昌西南约两百里的三不剌川,孙兴祖所部与孙虎所部一样,目标都是应昌,最大可能就是李文忠用来分去应昌以及开平蒙古守军的兵势,这种态势极像两根铁钳后面跟着一根铁矛,结果两根铁钳都被元军成功折断,却帮助了李文忠这根利矛实施了致命一击。

另据《明开国功臣录》记载:

正月副大将军北伐,三月甲午,(公历四月一号)兵次三不拉川,遇胡兵,力战死于五郎口,年三十有五。

由此时间可知:孙兴祖战死在徐达与王保保的定西之战发生前,这时的徐达大军尚在行军途中,孙兴祖是受到李文忠直接指挥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