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庆阳与凤翔:一般攻守两种结局(第2/7页)

金兴旺、周焕二人亲登城头,城墙上的箭垛内堆积了大量石块,元军于护城河外全部隐身不动,只要是过了护城河,石块箭矢便劈头盖脸如雨砸下。

贺宗哲前敌观察后不由皱起了眉头:几次接近城墙之后,反而等于献身靠近石块临头,元军将士便自觉开始“畏城如虎”!那凤翔城墙几同于鬼门关,谁还愿意接近?

贺宗哲的第一个绝招便是:发明了大量“土坦克”——以满地都是的荆藤做原料,现编了许多特大乌龟盖一样的东西,需要五个士兵同时发力才能移动,名曰:龟笆,无数龟笆连成一线乃至一片,那是啥效果?

可以有效抵挡城头的投掷物,可以努力靠近凤翔城的城墙了!

可是,攻守双方从来都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矛与盾相克相成才组成了一切事物的本质,元军的“龟笆”出现了,明军的破解“龟笆”之道也就迅速面世:极为简单,城头的石块换成了干燥柴草,这些易燃物准确“降落”于“龟笆”之上,紧接就是火箭伺候,大火燃起,“龟笆”之下的人还能躲在高温龟壳里庇护自己吗?

有效之“盾”出现了,对付“火盾”之“铁矛”也及时投入了战场:贺宗哲又生一计,发明的一种极长铁钩,一见有柴草落下,便随时钩攫而下;城上的人们一看势头不对,赶紧在柔软的柴草中掺进了大石块,巨石压住了柴草,再施以火箭,又破贺宗哲计谋。

贺宗哲更明白:自古以来,打仗哪来得没有死伤?于是“龟笆”照编,攻城照旧,不计伤亡——甚至活活火葬元兵也在所不惜,前仆后继,督军攻击愈烈!

凤翔城头的金兴旺、周焕眼见战事不妙,不得不另想绝招了。

78

金兴旺与周焕商量:“贺宗哲这小子看来是豁上了血本,如此急攻而不计后果,这是欺负我们呀!料想我等援兵不到凤翔,必然不敢出战。咱们不妨偏偏不让他称心如意,明天来个出其不意杀出城外,或许能煞煞鞑子兵的锐气!”

周焕点头首肯,自愿率一军出城北;金兴旺自领一军出城西,计议妥当之后,又担心元兵趁机竖云梯爬城,索性又使出了一手罕见的守城绝招:城头准备了大量绳索,每根绳索缒兵一人,等元兵依赖“龟笆”贴近城墙之时,飞将军从天而降,与一心只等着爬云梯的鞑子兵来个突然贴身肉搏!

第二天,两人分兵杀出西、北二门,数量虽然不多,但的确出乎贺宗哲意料,尤其是准备爬城的士兵,当然不能把战马带在身边,猝不及防之际,没能形成像样抵抗,再加上城墙上缒下的“飞兵”,更是大大出乎贺宗哲所能想象!于是元兵纷纷溃退,凤翔城被攻局势才见稍缓。

金兴旺与周焕出击得胜回到城头,张目远望,却突然有些吃惊地发现:那贺宗哲当难道是徒有虚名,一战小小失利,竟然就此丧胆?只见元兵纷纷拔寨撤营,卷起帐篷退军而去,这是准备走人了?

明军将士顿时兴奋,几乎全体请战:出城追击!不能让鞑子兵这么顺当溜走!

金兴旺与周焕也跃跃欲试,谁知那个过路“客将”百户王辂却挺身而出反对:“鞑子们并未大败,却突然退军而走,其中必然有诈!这是在伏兵诱我出击也。”

金兴旺与周焕也不禁犹豫,将信将疑之间不能决断出击与否,总不能被一个小小百户这么一吓唬,就放弃掩杀战机吧?斟酌再三,终于决定:别管谁的官大了,还是谁的意见稳妥听谁的。

传令:不准出击,加强城防!

但是,俗话说“袖子里有只胳膊”,这是大实话,但总要伸手摸一摸才能心里踏实,两人还是派出了少量游骑出城追踪元军。

当然,目的不是掩杀败军了,而是侦察元兵退军真伪。

结果,游骑们几乎飞马驰回报告:“禀将军,我等出城五里即遇到大队元兵伏击,幸亏将军提前嘱咐标下小心,才没被鞑子们围住!”

金兴旺与周焕对视一眼,不由相互递了个眼色:好险呀!

这还有啥说的?百户王辂立即被请到中军担任客座教授——参议军机!凤翔城能不能守住姑且不说,最起码大明朝又发现了一位将才!

原来,贺宗哲在突遭明军出城袭击后并未灰心,反而顺势来了个将计就计,下令全军撤退,而自己却亲率主力骑兵埋伏在了城西五里处,结果竟然白白折腾,不由怒了!

贺宗哲万万也不会料到,自己是栽到了一个小小明军百户手中。

心怒见于形,形怒化为军令!贺宗哲咬牙切齿下令道:“回军!给老子往死里打!各部不要再回报死了多少人,老子要的是凤翔城,不是伤亡数字!”

于是,凤翔城头的惨烈攻防战再次重启,明军人人感觉到,这鞑子们的回马枪来势更猛,蒙古兵几乎个个成了敢死队员,不计伤亡,不顾箭矢滚石檑木,一个个喝醉酒一般向城头死命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