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直击元大都:“窝心拳”终于出手(第3/6页)

27

第二天,恰恰天降大雾,郭英即趁雾率四千骑兵渡河,但具体安排兵力却是罕见:自己率三千精骑直抵通州城下,仅在后方道路两边留下了一千伏兵。

这就像赌桌上的“大牌九”,到手四张牌,赌徒们可以自由搭配两张组合成两副牌点,高手也就高在安排前后的点数大小上面,一般来讲,大多是前小后大,这是即使不能全胜也能保本的不败法门。

所以,一般来讲,出兵诱敌、设伏聚歼也是如此,弱旅才能引出敌兵,主力负责布下口袋,一旦敌军中计,那就是一场大胜到手了。

而此刻的郭英却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本部主力开到城下挑战,所谓“伏兵”也不过勉强能够称为“预备队”而已,这是准备怎么个打法?

这就是郭英对兵法的活用了:

其一:前敌部队过少,明白人搭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还能明知有计坚决自投落网?

其二:不出动主力诱敌,也不可能做到诱使守城的敌军主力出城,蒙古人也不是傻瓜,岂肯挥动牛刀去肢解一只蚂蚱?

其三:隔河即是常遇春的主力大军,这边的战局一旦有什么意外,看似弱势的明军却并不是孤军背水死战,只要在混战中拖住敌军,战局大势也就基本确定了。

这种看似“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战术,其实目的仅仅一点:达到战役发展过程中的突然性即可,现在的蒙古兵已经犹如惊弓之鸟,只要闹出点出意外的动静来,蒙古人便死定了!

通州城内的蒙古将帅呢?还就是被郭英这种刻意的排兵布阵给忽悠住了:蒙古人在城外——尤其是沿河也是布置了不少游骑暗探,对于实际渡河的明军也是大体有数的,总共三四千骑?五十八国公愤怒了:南蛮子欺人太甚!

不管是不是诱饵都要一口吞下它!组织敢死队,来个杀鸡用牛刀,速战速决干掉来犯明军,如此通州也就可以安稳一阵子了。

五十八国公心里也明白:今天的南蛮子早已不是以往一贯伸直脖子等马刀的顺民,也成了一只张口吞掉了大半个大元帝国的斑斓恶虎!这必将是一场恶仗,没有多少取巧获胜的可能。

这种走出坚城与敌人贴身拼命的硬仗,要鼓起自己士兵勇气的唯一法门就是主帅自己带头赴险,安坐城头等捷报?变数太大!

再说,心情上也坐不住呀!还不如率兵亲出,是死是活来个痛快,一战定通州!甚至可以一战稳定京师!

于是,薄雾之中,五十八国公组织了一支庞大的敢死队:一万铁骑!自己亲任敢死队队长,并委派部下勇将卜颜帖木儿与自己分兵出城,两翼张开,造成对攻城明军的围歼之势。

此一战,击败明军不是目的,作战目标就两个字:全歼!

通州城下,薄雾逐渐聚成浓雾,这对元军的作战目的围歼大为有利;但换个角度看,对明军准备的设伏诱敌也是锦上添花!

就此,一场双方都发狠必胜的大战拉开了帷幕,随着通州城头的连声炮响,伴随着蒙古人熟悉的牛角号声,这号角声像是在追忆蒙古人昔日的辉煌,蒙古勇士们体内热血开始逐步加温了!沸腾了!

战势:一万蒙古铁骑犹如一只巨大的铁钳,从左右两翼包抄向了郭英的三千精骑!

这一万蒙古铁骑毕竟都是精选入围的“死士”,与明军接战之后一个个死战不退,士兵们唯有一点遗憾:大雾之中,蒙古人擅长的弓箭不能尽情发挥作用。

而且具体接敌的蒙古勇士们发觉,这股明军现在也采取了昔日蒙古骑兵作战的老套路:战马驰近便是一阵弓弩,等到勇士们还手之刻,骑弩手已经退去。蒙古人唯有本能、被动地乱箭齐发,至于效果?浓雾中看不见,反正大队前推杀进时没见到多少明军人马尸体,看来射箭不瞄准便是人们所说的“无的放矢”!

啥人这么聪明?竟能造出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绝妙成语?

不过,军情传到大元部队中军指挥之处,主帅五十八国公大为放心:明军既然纠缠死战,这说明花招并不多,正合心意!如此两翼铁骑才能顺利合围,看样子形成瓮中捉鳖的战势问题不大了。

远处号角悠扬,这更令五十八国公放心:穿插的卜颜帖木儿已经接近明军背后,现在该是收网的时刻了!

弯刀挥动,左右立时吹响了全体进军的号角,蒙古人开始陷入集体疯狂!浓雾之中,高声呐喊,催动坐骑扑将了上去,南蛮子!哪里走?

果然,死死纠缠的明军开始露出了败像,战局由双方胡射乱战开始演化为明军步步退守,抵抗虽然坚决,但国公明显感觉到:这是在困兽犹斗,再加一把劲儿,便可以演变为追击溃兵也!

可是,溃兵能溃到哪儿去?不远即是河流,莫非南人们还能再表演一回集体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