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失重的复仇(第3/11页)

刘协缓步从亭子里走出来,伏寿上前问道:“说妥了么?”“说妥了,至于如何让卞夫人松口,我想这孩子自己会有办法的。”刘协对曹丕的聪明劲很有信心。

伏寿赞叹道:“陛下你果然厉害,几句话下来,让曹丕连我都不顾了。我看他离开时的眼神,已是急不可待。”刘协大笑:“既然郭嘉让我微服前往,不添些彩头,岂不是太便宜他了?”

“陛下你不要学杨德祖说话……”伏寿嗔怪道,同时轻轻在他腰间拧了一下。刘协收敛起笑容,正色道:“话说回来。那孩子的心病,也确实需要在斗争中磨砺,于生死之间感悟。我如此做,虽怀私心,于他其实也是有好处的。”

伏寿乖巧地点了点头。这是汉室的既定策略,如果能取得曹丕的信赖,将对曹氏是极大的掣肘。刘协自从蜕变以来,柔慈的风格未变,行事却越发积极主动。怀柔曹丕一事,足见手段。

正如杨修所说,他已摆脱了哥哥的阴影,寻到了自我之道。

伏寿看着刘协的面孔,这两兄弟的处事风格截然不同,但这副自信的笑容,却是毫无二致。她正痴痴地想着,忽然手被刘协搀起。

“此地清雅幽静,何妨多待一阵,聊为踏青呢?”刘协柔声道。

年轻夫妇外出踏青,乃是雒阳旧俗。伏寿自从嫁入汉家,颠沛流离,还从未享过此种乐趣。此时听到刘协说起,她心想难得他还能想着,心底涌现出一阵异样的甜蜜,不由低垂着头,任凭夫君牵着进了凉亭。

在许都北城的城楼之上,守城司马看到有一骑急匆匆地从远处跑来,速度不慢。前一阵子刚刚发生过董承囚车被劫的事,许都内外正处于紧张状态,守城司马不敢大意,把脑袋从城楼上探下去。

很快那骑士来到护城河边,大声喊着要进城。守城司马看看他身后,视野之内看不到别的兵马,也没有尘土飞扬,稍微放宽了心,让他出示凭据。骑士拿出符节,吊上城去,守城司马一看,发现这人居然是个议郎,而且还是司空府西曹掾发的牌子,不敢怠慢,连忙放下吊桥。

这骑士正是赵彦。

在司马懿的协助下,赵彦顺利地从司马家的黑牢里逃了出来。他不敢在温县过多逗留,连夜取了马匹赶回许都。不过他的骑术不太好,加上怕司马朗派人来追,不敢走大路,一直到第三天下午方才抵达许都。

这一路上,他思虑良多,到了许都时整个人已双目清明,神情坚毅,再无半点迷茫。

城门打开以后,赵彦一抖缰绳,快速通过楼洞,甫一出去,陡然见得前头街旁站着三个人:一个是郭嘉,一个是满宠,还有一个与郭嘉年纪差不多大的文弱之士。

郭嘉也没料到能看到赵彦,他正在和满宠以及新任职的许都令巡察城防,进行许都卫的移交。他看到赵彦匆匆从外头回来,眯起眼睛,手指一弹,几个许都卫的探子便把赵彦拦了下来。

郭嘉几天前与天子微服出游的时候,撞见过赵彦离开许都。他当时身份是“戏志才”,于是没有上前追问。现在见他急匆匆地回来,自然想要上前盘问一圈。

“你们想干嘛?”赵彦厉声道,“我有要紧公务在身,要去司空府西曹掾汇报。”

司空府西曹掾是陈群的地盘,那里自成一股势力,即使是郭嘉也无可奈何。赵彦不想与他们多做纠缠,便抬出陈群的名头来。

“赵议郎,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徐干徐伟长,他会接替伯宁担任许都令,以后多多照拂。”郭嘉指了指身边的男子。徐干额头很宽,一副文净之气,冲赵彦拱了拱手。

赵彦在马上不卑不亢地抱拳回礼,拨马就要走,郭嘉忽然又说道:“赵议郎,之前你擅入宫禁一事,西曹掾还未厘清。怎么陈曹掾竟派你出去办事了?”

“此事与许都卫与靖安曹没关系。有问题就去问陈大人,恕不奉陪。”

赵彦冷冷甩下一句话,转身离开。以他的性格,如此强势还属首次。许都卫的探子望向郭嘉,郭嘉摇摇头,示意他们放他走。等到赵彦离开以后,郭嘉转头问道:“你们两个看出什么没有?”

满宠道:“我之前查过,赵议郎是受少府委托,前往河内诸县寻访隐儒。西曹掾发出符节,也让他去当地举荐人材。”郭嘉眼睛一斜:“伟长,你觉得的呢?”

徐干躬身道:“河内郡计有十八县,上县有野王、平皋、温、沁水、朝歌五县。赵议郎纵然有分身之术,也断无可能在六日之内,遍访整个河内。属下以为,他定是以寻访全郡为幌子,实则只去了一个地方。”

郭嘉笑道:“你说得不错。这小子说是要摸遍全身,其实就奔着一点而去,实在不通风情。”他收回视线,不再谈论这个话题,负手信步朝前走去,满宠与徐干在后面默默跟着。他们走到一处十字街头,郭嘉仰头望了望街中竖起的高大木旗幡,随手一拍,回头对徐干道:“伟长,你以前是我军事祭酒的掾属,这次担任许都令,可不比从前那么轻松了。那些雒阳来的老东西们,打不得,骂不得,整天还玩各种小心眼。就好像是这风,根本撼不动旗幡,可总是不停吹来吹去。韩诗怎么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