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逐鹿者郭嘉(第2/11页)

“哪里,有德祖坐镇此地,又有谁能瞒得过你。”郭嘉下巴微抬,冲某一个方向勾了勾指头:“何况又有徐福在此,连王越都无可奈何,遑论别人了。”

杨修道:“呵呵,侥幸而已。倘若曹公子有什么损伤,我们可是万劫莫赎啊。”他心中警惕暗生。郭嘉知道徐福的存在,这并不奇怪,但看他刚才的举止,似乎连徐福的藏身之地都知道,这便有些耐人寻味了。徐福从不公开露面,他藏在何处,连杨修都不知道。

想到这里,杨修不免多看了一眼郭嘉。郭嘉继续踱着步子,闲聊般道:“荀令君说,有徐福这等人才,是国家之福啊。”

杨修面色一僵。徐福布衣出身,是杨彪的私家部曲,即便幕府也无权调遣。郭嘉这一句话,是在试探。如果杨家拒绝赐官,那么说明他们心里有鬼;如果杨家接受,那么徐福就有了官身,多了一重束缚,以后随时可以被司空府征发至前线。无论怎样,郭嘉都是赢。

果然这家伙是对我杨家起了疑心啊,杨修暗想。把王越调来许都是他的主意,没想到只露出这点端倪,就被郭嘉一口死死咬住。

“不瞒奉孝你说,他那个人个性古怪,向来听调不听宣。他们这种侠客,多少都有点任侠之气,”杨修微笑着把话接过去,不露痕迹地打下伏笔,“哪像是伯宁的许都卫训练有素,如臂使指。”

既然你来逼徐福,那么我也不妨点出满宠。满宠当朝被曹丕训斥,紧接着就是曹丕被刺,又被卞夫人找麻烦,这个许都令的位子,可谓是风雨飘摇。杨修不动声色地开出了筹码,徐福若被授职,许都卫少不得会被整顿一番,他这个军师祭酒也脱不得干系。

可当杨修脱口而出时,他看到郭嘉的头颅歪了歪,唇边露出一丝轻笑,似乎一早等在那里。杨修再一思忖,不禁大为懊恼。

中计了,郭嘉的目标,从来不是徐福。他这是借徐福的话题,诱出对满宠施压的源头。截止到目前,满宠的压力都是来自于卞夫人母子,他们身份尊贵,无论荀彧还是郭嘉都无法从这里取得突破。杨修这一句话,等于是自己跳出来承认在这件事上的角色。

好在这时冷寿光的呼喊从里院传来,打破了杨修的尴尬。天子夫妇已经探望完了曹丕,准备回驾了。杨修看了一眼郭嘉,急忙召集卫队,准备迎候——尽管天子如今还驻跸司空府,但不可草率走动,还是得先被恭送出府,再回銮入府。

郭嘉也不再说什么,靠在门廊边与红昌有一搭无一搭地说着话,叽里咕噜不似中原语。

刘协、伏寿从里面走出来,卞夫人紧随其后。刘协看到了郭嘉,可他不认识这个人,扫了一眼,问杨修:“他是谁?”

“司空府军师祭酒,颍川郭嘉。”杨修回答。

刘协凛然。郭嘉的厉害,他一直在听伏寿、杨修等人说,想不到居然在这里碰到。郭嘉看到刘协望向这边,连忙跪拜于地。红昌也有样学样地跪下来。

“听闻陛下小疴已愈,龙体复有天然之盛。臣郭嘉不胜欣喜。”

郭嘉之前见过刘协数面,尽管两者没什么近距离接触,可杨修可不敢保证郭嘉不会看出什么破绽。他试图插嘴,刘协却抬起手来阻止杨修,对郭嘉说道:“郭祭酒,怎么你看起来,脸色不大好?”

郭嘉道:“臣天生体弱多病,已服食丹药,不劳陛下费心。”刘协“哦”了一声,吩咐宫里准备些药物,赐给郭嘉。郭嘉也不客气,叩头谢恩。

杨修在一旁偷偷观察,他忽然在刘协眼中看出一丝自信的光芒,这自信在他刚才入府时还没有。杨修微微攥住手里的骰子,想看看这位假皇帝到底想做什么。

刘协道:“祭酒这官名,源自稷下学宫。到了本朝,五经博士之首乃名之曰博士祭酒。州郡有郡掾祭酒,三辅有京兆祭酒,宫内有东阁祭酒等,都是典训喻、掌教化的要职。”

谁也没想到,这位天子居然开始说起官职沿革的事情来,这下子连郭嘉都摸不着头脑,饶有兴趣地看着皇帝侃侃而谈。

“司空大人新设的这个军师祭酒,想来亦是有教谕之意。郭祭酒我说的可对?”

“诚如陛下所言。”

刘协笑起来,他又说道:“孔少府前几日上奏,建议群儒聚议于都城,重开经塾。刚才我与卞夫人还在说,曹司空的几位公子,也需要名师指点。荀令君虽有大才,可惜政务缠身,你这位军师祭酒,可得要多帮帮他呀。”

这一席话说出来,大出伏寿和杨修意外。孔融本来在籍田时已经提出了“聚议”之事,后来被曹丕遇刺给耽搁了。现在刘协重提此事,显然是有意促成。他于曹丕有救命之恩,又打的是曹氏几位公子的旗号,卞夫人那里自然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