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五(第3/3页)

去见智莹,智莹说:“你要好好努力呀!作为赵衰的重孙、赵盾的孙子,二十岁了你还只是个大夫,这不是耻辱吗!赵衰的文才,赵盾的忠心,难道你可以忘记吗!赵衰通晓前代典章,辅佐晋文公,精通法令而终于执政!赵盾在襄公、灵公时代尽心谏诤,被灵公憎恨,还是冒死强谏,虽然弑君,这能说他不忠吗!你好好努力吧,有你爷爷的忠心,加上祖爷爷的文才,侍奉君王就一定会成功啊。”

去见郤犨,郤犨说:“年少而当官的人很多,我怎么安排你呢?”去见郤至,郤至说:“你比不上别人,可以退而求其次。”

最后去见张老,把各位卿大夫的话转述给他。张老名叫张孟,是老张家第一个见诸史书的人(看来张家根还在山西)。张老说:“好呀,听从栾书的话,可以使自己不断进步;听范叔的教诲,可以恢宏自己的德行;听韩子的告诫,有助于成就事业。至于最后三个姓郤的话,使人丧气,别听他们胡掰。”

哈哈,这段逸事写来真让人哭中发笑,想想人生,不也就是如此吗?

这位孤儿赵武,温良恭俭让,从新军将、上军将,一点儿一点,终于在25年后熬到了极点,执晋国国政达七年。赵武由于父辈举家罹难,自幼幽闭宫中,步入翻覆无定的政坛以后,人生惊涛骇浪,几度荣辱起伏,于是养成了和赵衰差不多的谦虚性格,虽然贵为晋国执政官,他仍然夹着尾巴做人,性情温和,多次与中原诸侯会盟手拉着手,呼唤着一个充满情和爱的世界,甚至把楚人也拉进来。赵武死后谥号为“文子”,表示他个性和气(卿大夫也可以有谥号的)。

赵武有一次盖了新房子,全家搬进去,同僚都来贺喜,献上祝福的话。历史上第一个姓张的人——张孟同志的献词最好:“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成语“美轮美奂”)

赵武的答谢词更棒:“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全腰领以从先大夫于九原也。”意思是,如果我能够脖子上不掉脑袋,腰不受斩刑,平安地在这房子里老死,不给祖宗抹黑地颐享天年,平安去到九泉之下,见祖宗,也就心满意足啦。以抑制的情触表达人生的祝福,两人深得作文之妙,好处难与人说啊。

赵武盖的这个房子,当初房椽都打磨抛光得很漂亮。张孟看见以后,掉头就走。赵武赶紧乘车去追,说:“我有不对的地方,您也应当告诉我呀。”

张老回答:“天子的宫殿,房椽要加以磨光;诸侯的房椽粗粗磨一下就可以;大夫家的只需削光;士的房子削掉节杈就可以了。尊卑等级,这就是礼。现在你显贵了,忘了礼,我恐怕你不能免祸。”

赵武赶紧回家停止打磨房椽。家人想拆掉从来。赵武说:“不必。让后代人看到,那些削的,是知仁义的人做的,那些打磨的,是不仁的人做的。”

由于赵武仁义和气,普遍得到国内外人的尊重,寿终正寝于晋国执政官的位置,没出什么大事。赵氏家族再次繁荣昌盛了。到了赵武的孙子赵简子、重孙子赵无恤辈,赵家却又咄咄逼人起来,跟赵盾一样赫赫烈烈了。赵简子奋发图强,占据晋阳、邯郸等强城大邑,实力和财富凌驾于国君之上,无诸侯之名而有诸侯之实。最终,赵无恤独立成为战国七雄的赵国,到了未来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带领河北河南山西毗邻地域,一度冠绝北方。赵国的名人,有享有战国四公子美名的平原君赵胜,也有纸上谈兵的败将赵括。这都是后话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