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盗国之路(第8/8页)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王莽的货币很多,总共有六种,分别是金币、银币、龟币、贝币、钱币、布币。这些币种当中,像龟币和贝币这些古老玩意,中国人早不用很多年了。更让汉朝人受不了的是,这六类货币,总共有二十八种分值,种类繁多,让人无不头昏脑胀。更更讨厌的是,货值变来变去,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

王莽货币新政,不过是自找苦吃。果然,后来汉朝人都怀念曾经使用的五铢钱,私下使用旧币交易,不认王莽的新货币政策。王莽只好废除龟币、贝币和布币,但还是不管用。汉朝经济已经被他搞乱了,一切都不可收拾了。

第四,建立市场行政机构,干预市场经济。王莽分别在长安、洛阳等五大城市设立物资调节官(五均司市)和经济官(钱府官)。物资调节官于每季第二个月,即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对物价作一个评估,定出上、中、下三等价钱,保持市场稳定。

在民间,如果有卖不出去的粮食、布匹等东西,物资调节官调查核实后,可由国家按照成本收购;一旦物价上涨,超过市价十分之一以上,物资调节官就用评定的价钱卖出;如果物价低于评定价格,人民可以自由买卖;人民如果缺乏资金,可向经济官申请贷款,每月份利息百分之三。

除此之外,王莽还出台了保证下岗工人享受国家福利以及再就业等政策。仅就此点而论,王莽出发点是好的。可惜他用人不当,情况很糟糕。于是乎,好事就办成了坏事。

两千年以后,我们来看王莽这一套改革,一点都不陌生。因为这些政策里的一部分,我们今天还使用着。于是乎,有人给王莽戴了一顶高帽子,说他两千年前实施的政治理想是“王莽式社会主义改革”。

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失败的国家蓝图设计大师。土地和奴隶不得自由买卖,得罪了大地主和贫穷没有生活出路的农民;失败的货币政策,又得罪了大量市民;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又得罪了大量的城市商人。

从上到下,除了他自己,他不该得罪的,都得罪了。他跟汉朝制度过不去,跟皇族过不去,跟各级官吏过不去,跟商人过不去,更是跟广大农民过不去。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我们可以称他为汉朝的——全民公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