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夺权(第7/8页)

刘欣也觉得事情有些古怪,马上派人到丞相府把李寻叫来。李寻,星象学家,当年丞相翟方进发现他,把他拉进丞相府任职,如遇鬼事怪事,可直接向他咨询。

刘欣见到李寻,将基本情况向他说明。李寻装模做样地掐指一算,不禁摇头叹息起来。刘欣顿觉不妙,准备发问。这时,李寻说话了。

他这样说道:“陛下听到的巨响,就是传说中的鼓妖。鼓妖什么时候才能响呢?据我研究,凡是君王眼睛、耳朵被蒙蔽,拥有虚名的人进入政府任职高位,鼓妖就响了。”

李寻像说上瘾了似的,继续说道:“又据我研究,鼓妖发声的时间相当有规律。如果在一年中期、一月中期或是一日中期声响,政府部门里,肯定有正部长以上的干部受难。现在是四月,按一年分为三等分来说,四月算是一年的中期;今天是十九日,也算是入月中期;现在是辰时,也算是入日的中期。这说明,某政府高官,已到最危险的时刻。”

接着,星象大师李寻先生舔了舔嘴,又说道:“即将受难的政府高级官员,肯定是实际上已经掌握大权的人。为了挽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建议陛下马上将他们罢免。”

那么,李寻所说的他们是谁呢?最后,李寻毫不含糊地说道:“他们就是丞相朱博、御史大夫赵玄。陛下如果不信,不出一年,他们肯定出事。”

完了。辛苦培养的皇家代言人、高级跑腿工,竟然来了个鼓妖就要被搞砸了。那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难不倒刘欣。首先,朱博能有今天,是他和师丹、孔光、傅喜等人博弈的成果。如果将他废除,前功尽弃,怎能甘心?

其次,最重要的是,如果不听取建议,受难的人必将是朱博,而不是刘欣。既然这样,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朱博不过是棋盘上的一粒棋,丢掉了他,还有别人。

刘欣决定,按照既定程序继续为朱博举行受封仪式。刘欣要看看,到底是人的力量大,还是天命意志强。

按李寻预测朱博的命运,不出一年就能见出分晓。对傅太后来说,这个信息相当重要。刘欣是朱博的老板,傅太后也是朱博的老板。老板的特性是什么?学过西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特长,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榨取工人身上的剩余价值。

朱博不过是他们的高级技工,如果他们在短时间内将朱博的剩余价值榨取够了,那么不但能保本,还赚了一笔。怎么个榨法?很快的,刘欣就定下以下计划。

首先,朱博必须替傅太后完成尊号的愿望。

这个道理,朱博还是知道的。很快的,朱博就上书,建议给傅太后加尊。朱博这边一唱,刘欣马上在那边一和,下诏去掉傅太后和丁太后头上的“定陶”两字。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老太婆傅太后真正实现了与王太后同坐同起的称号。于是乎,自汉朝立国以来,第一次出现了两个同级别的太皇太后,一个是傅太后,一个是王太后;两个同级别的皇太后,一个是丁太后,一个是赵太后。因为同级别,所以一切待遇一视同仁。

媳妇终于熬成了婆,何况傅太后还是个老太婆,她能熬到今天这一天,实在太不容易了。在她通往与王太后平起平坐的路上,王莽、师丹、傅喜三人是她最大麻烦的制造者。现在,该轮到他们看看傅太后的颜色了。

接着,丞相朱博和御史大夫赵玄上书,奏道:“师丹任大司马时,压制傅太后尊号,这种不识抬举的人,不要让他享受侯爵采邑了,请允许贬作平民。”

刘欣听出来了,这是傅太后的意思。于是乎,他批准朱博奏书,将师丹贬为平民。

这只是一个开始,账还没算完呢。又接着,朱博和赵玄又联合上书,说:“王莽任大司马时,也压制傅太后尊号,按理他也不能再享受侯爵待遇了,请允许贬为平民。”

刘欣一听,犹豫了。“哦,这个事呀。我知道了,让我先考虑考虑吧!,,

刘欣知道,把王莽往死里整,当然也是傅太后的意思。但是,傅太后只知整人,整得不亦乐乎,却不知道他这个当皇帝的实在难做人。

要知道,傅太后是刘欣的祖母,可王太后也算是他的祖母呀!刘欣可是过继给刘骜当儿子的,按汉朝宗法制度,他是不能再认傅太后等亲人的。如果当年王太后不保护这对祖孙,傅太后能有今天这般风光无限的日子吗?所以,王太后的面子是必须给的。既然这样,修理王莽就不能太过份。

最后,刘欣做了一个折中。王莽继续享受侯爵待遇,但是他必须离开长安,回到他的封国地去。

但是,刘欣怎么也没想到,傅太后整人已经上瘾了。她穷追猛打,决定清理门户,连傅喜也一起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