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3/8页)

周莹的意见很明确:五家过载行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接货,统一安排运送,共同承担风险,避免因内部竞争出现的让利自损现象再度发生,利润则按运货量多少平均分成,待治安形势好转后各过载行有权重新做出选择。为使各过载行老板们放心,周莹将五万银两作为风险保证金转入统一的货运账内,各过载行掌柜见周莹行事无私,光明磊落,不谋一己之利,当场便签了合伙统一管理三原货运业务的合约。为保证途中安全,周莹又派出五名武师和二十名有一定武功底子的家丁作为保镖,通过陕西巡抚准许,购买了五支火枪,对长途运输进行押运。中断了的省外货运业务,重新恢复了运转。过载行老板们的利益得到保证,自然要对周莹感恩戴德,五体投地了。可惜的是:他们到死也没能意识到周莹的这一同行业统一管理经营的实验模式可贵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好处。而周莹在实验获得成功时,也没能意识到她创造的这一经营管理模式,在商业经济管理上最终会给后世留下什么影响。

1900年,八国联军借口义和团运动危害到了他们的安全利益,举兵向北京发动了围歼义和团的战争,腐败无能的大清帝国,开始想借外国军队消灭掉刀枪不入的义和团,不料事与愿违,八国联军在此借口掩护下,对大清帝国发动了不宣而战的侵略战争。随着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外城,面临国破家亡,江山社稷不保的慈禧,弃京城于水火,携光绪皇帝和文武群臣,仓皇逃出北京,日夜兼程,逃到西安。

北京被八国联军攻陷,慈禧携皇上外逃消息传到安吴堡时,正在洗浴的周莹,急忙披上浴袍走到外间,对在门外守候的红玉喊了一声:“红玉,快去把白蛟、段仁智叫来,让

他们到书房候我。”

王坚随周莹回到书房时,白蛟、段仁智业已在座。

周莹进门没坐定便说:“白兄、段兄,二位得辛苦一番,你们连夜出发,到河南走一趟,看看中州形势变化大小,民心如何,然后争取一下陈文洛意见,我想知道他如何看待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老佛爷携皇上逃出京城的事。”

白蛟、段仁智相互看了一眼,同声说:“少奶奶放心,我们会尽快赶回复命。”

白蛟、段仁智快马加鞭离开安吴堡的第二天,袁中庸由山西永济送来信函,说传闻慈禧太后和皇上为躲开八国联军围堵追击、义和团围堵,逃到山西祁县后突然不见了踪影;有人说逃难的群臣们群龙无首,各自逃命途中有的被强人洗劫一空,有的落入义和团之手。由于众说不一,山西形势乱成了一锅粥,许多商家遭抢。为防不测,他拟将山西总号银两全部押解回安吴堡,请周莹批示。周莹见到袁中庸信函,当即命王坚亲率六名武师、四十名庄勇,连夜赶往山西永济,将永济全部库银解回安吴堡。袁中庸带回全体渭北伙计回到安吴堡待命。

周莹在袁中庸回到安吴堡后说:“小心不会错,安吴堡怕也得早做准备,把贵重财物密藏,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关中也乱了,首当其冲的将是我们这些财主。”

袁中庸说:“想到了就动手,任何时候,小心谨慎都不会错。”

第二天,周莹便将几个心腹召集到她书房里,将密藏珍贵财物的决定告诉了他们,要求他们一定要保守秘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吐露一个字给外人。

周莹的决定,在她生前,除参加藏宝的几个心腹知道外,就连红玉也无法说清藏宝的确切地方。周莹死后,为了找到被周莹藏起来的财宝,各路强人和权贵们在安吴堡不仅上演出一幕幕寻宝掘宝抢宝的丑剧,而且引发一次次的残酷杀戮,这自然是后话了。

白蛟、段仁智从河南回到安吴堡,向周莹报告了他们在河南见到的情况,转达了陈文洛对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逃出京师的看法。陈文洛只让白蛟、段仁智向周莹转告一句话:改朝换代平常事,静观其变从容应对;大清命运天注定,敲响丧钟非洋人。

周莹对陈文洛的话,将信将疑,但她对陈文洛的料事能力并不怀疑,将因北京被八国联军攻陷引起的恐慌一扫而光,对义和团引发的战争有了新的认识,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逸舒适、任性与奢华。

令周莹感到意外的是:西安府新任的知府未经预先联系,突然出现在安吴堡,见到周莹开口便说:“少奶奶快收拾,立即跟我到西安。”

正在书房读《商贾便览》的周莹一怔道:“啥事看你急的,你先说清讲明再走不迟嘛。”

知府说:“老佛爷和皇上到西安啦!”

周莹一惊:“真的?”

知府笑道:“我敢哄你,不想要脑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