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润一郎氏的作品[1](第3/3页)
潜过浓郁雾霭深处、从千住方向穿流而来的隅田川,在小松岛的一角形成一条波浪推进、水量充沛的大河,河水沉醉在两岸的春色中,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慵懒而又缓慢地来到吾妻桥下。河面上,满溢的河水、从容不迫的波涛起伏荡漾,倦怠地撞击拍打,用手触摸,仿佛棉被那样柔软。河面上,漂浮着几艘小舢板和赏花船,不时驶离山谷堀码头的摆渡船绕开河上上行和下行的船只,将满载至船舷的乘客送往河堤。
吾觉得,像谷崎氏这样对于要描写的部分,先是冷静、沉着地反省所写部分为何物,然后才选出最契合的词句泰然自若地下笔,这样做的除了他之外别无他人。如此选出的词句既没有判断的失误,也不会歪打正着,如同瞄准后射准幻影靶心的高手的目标。所以,即使作品的内容显示出极其病态的倾向,其词句依然明确,文脉相当规整,不会紊乱,表现出非常简明扼要、雄浑有力的笔致,也许这到底还是“把同情、透彻、冷静、情调等一看相矛盾的两个极端的事物巧妙地进行调和”的都会气质的一个方面。
看到谷崎氏以如此正确的文句写成富有个性特征的一篇故事的技巧,吾不由得被他庄重的艺术权威所打动。在今日处在混沌状态的文坛中,谷崎氏是门第和家教都十分杰出的作家。吾的评论不敢抬高或贬低谷崎氏的真正价值。上田先生接触到精雕细琢的谷崎艺术时不禁感激涕零。吾还记得有一次会议上,森鸥外先生问道:《刺青》的作者来了吗?崇拜谷崎氏的不敢称只有吾一人。吾真切地希望为了吾人的文坛,除了不勉强假装公平、常以偏狭的诡辩为乐的本人之外,最终能对谷崎氏作品做出更有信誉的专家评论问世。
(这是在谷崎氏发表《台风》一作之前写下的。对于他之后的作品,相信还有机会再论。)
九月三十日
[1] 此文发表于1911年,刊载于永井荷风主编的杂志《三田文学》。——编者注
[2] 法朗士(Anatole France, 1844—1924),法国小说家、评论家。作品讽刺而幽默,持怀疑主义态度。192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小说《苔依丝》和评论《文学生活》等。
[3] 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1867),法国诗人。现代诗的先驱,开辟了象征主义的创作道路。著有诗集《恶之花》、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和评论集《浪漫主义艺术》等。
[4] 爱伦·坡(Edgar Allan Poe, 1809—1849),美国诗人、小说家、评论家。主张诗是由音乐般的语言组成的美的创造。小说创作富于戏剧性,擅长科幻和侦探小说。
[5] 易卜生(Henrik Ibsen, 1828—1906),挪威剧作家、诗人。著有剧本《玩偶之家》等。
[6] 格里格(Johan Nordahl Brun Grieg, 1902—1943),挪威诗人、剧作家。
[7] 邓南遮(Gabriele D’Annunzio, 1863—1938),意大利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作品多宣扬肉感和唯美主义。
[8] 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英国诗人。著有《坎特伯雷故事集》等。
[9] 马莱布(Ffançois de Malherbe,1555—1628),,法国诗人。著有《诗集》和《论德波尔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