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稚儿(第7/8页)
不过,依然相信“佛的冥护”的瑠璃光丸,没有采取千手丸那样鲁莽的行动,一天,他正襟危坐在上人高僧跟前说道:
“上人殿下,请您怜悯我的愚昧。如今,我已经无法嘲笑千手兄了,请您教授我如何扑灭烦恼之烈焰,如何消除女人之幻影的方法。为了进入解脱之门,无论经历何等严酷的修行我都在所不辞!”
“你对我的忏悔真是好极了。我敬仰你的努力,真是令人钦佩的稚儿。”上人高僧说。
“当那种邪念刚刚萌生之时,唯有依赖佛陀的慈悲。从现在开始的二十一天里,你要不懈怠地洒水净身,闭居在法华堂里斋戒祈祷。如此一来,一定会得到佛陀给你的利益,消除那可恨的幻影的。”上人高僧如此教导他。
从翌日起到第二十一日那一天结愿的夜晚,瑠璃光丸倚着堂内的支柱,连日的疲劳使他迷迷糊糊地瞌睡了。梦中,出现了一位高雅的老人,频频呼唤着他的名字。
“我是来通知你一件大好事的。你是前世的天竺某国王宫殿里的官员。当时,那个京城里有一位美貌的女人,深深地迷恋着你。不过,那时候你的道心坚定,是个不溺情欲的人。女人怎么也无法迷惑你。由于你有排斥女人色香的善因,被上人高僧抚养,成为具有难得智识的人,过去迷恋你的女人,至今对你难以忘怀,她变了姿容居住在此山中。你要是受到女人幻影的折磨,可以去见见那个女人。她因为迷惑你的罪过报应,今生生为禽兽,不过,又把尊贵的圣地当作栖身之处,因为每天听到经文,所以来世即可再生于西方净土。这样,终于可以在极乐的紫云英上,与你共现微妙的菩萨相,沐浴四面八方佛陀的光明。那女人现在独自在这座山的释迦顶,她负了伤行将死亡,你得快去见她才行。这样那女人就会先于你到达阿弥陀佛国,在暗地里帮助你的菩提心,你的妄想就会毫无依恋地被消除。——我实在赞赏你的信仰,作为普贤菩萨的使者,从兜率天[16]而降。愿你的信仰将来永远不动摇,特赠你这串水晶念珠。请你绝不要怀疑我说的话。”
等到瑠璃光丸清醒过来时,不仅看不到老人的身影,而且他的膝盖上,真的有一串水晶的念珠宛如拂晓的露珠,发出灿烂的光辉。
在将近十二月的大清早,冒着刺骨的寒风攀登释迦顶峰,对于幼小可爱的稚儿而言,是比二十一天的洒水净身更加艰苦的修行。瑠璃光丸为了见到连接深邃三世因缘的现世女人,拼命地攀爬险峻的山路,他一点儿也不感到辛苦和障碍,半路上又下起了棉花般的纷纷雪花,它们反倒成了燃起他热情、坚定他顽强意志的动力。眼看着天地、沟谷、森林都被浩渺的银色包裹,他好几次被绊倒后又挺身继续前进。
终于即将登顶的时刻,有一只比雪还要洁白的、令人惊讶的雪精灵似的无名鸟,她的羽翼下受了伤,像是瓣瓣红花一般,鲜血滴落在旋转着缤纷而落下的积雪上,她在雪地上翻滚喘息,痛苦挣扎。瑠璃光丸看到她的模样,一下子奔跑过去,好似大鸟护住雏鸟一样,用手紧紧抱住了她,在无法发出声音的狂风中,大声叫喊起弥陀的称号,并将手上的水晶念珠戴在她的颈项上。
瑠璃光丸担忧自己会比她先行冻死,他为她遮挡好肌肤。分不清是鸟儿的羽毛还是细雪,纷纷扬扬地不停落在瑠璃光丸低垂着头的可爱的、像个小建筑似的稚儿顶髻的头发上。
[1] 五浊,佛教用语,指发生世乱的五种现象:劫浊(天灾、疫病和战争)、见浊(邪恶观点流行)、烦恼浊(道德败坏)、众生浊(人的素质降低)和命浊(寿命缩短)。
[2] 十善,佛教用语。指十种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3] 优填王是古代印度憍赏弥的国王。
[4] 唯识是佛教用语,系佛教唯识宗的基本教义。认为一切现象均为心的主体“识”假造出来的。
[5] 六波罗蜜,佛教用语。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六种修行途径,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定禅和智慧。
[6] 五戒,佛教用语。在家信徒必须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7] 日本古时获准可进入宫中清凉殿的人,即介于上达部与地下部之间四、五品的部分官员以及六品藏人。
[8] 净土教中临终之时,与阿弥陀佛一起来迎的观世音、大势至、普贤等25位菩萨。
[9] 意为修行成佛的唯一乘坐工具(修行途径)。
[10] 三途是作为罪孽报应所去的三个世界:火途(地狱道)、刀途(饿鬼道)、血途(畜生道);八难指不能与佛相见,不能听佛法八种境界:地狱、饿鬼、畜生、长寿天、边地、盲聋瘖痖、世智辩聪、佛前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