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酉初(第9/14页)

他们与李泌之前讨论过,右杀这等贵人,不可能潜伏太久。若他在这座景寺里化身景僧,时间应该不超过三个月。

景僧皱眉说我教的信众,既有大秦、苫国、波斯等地人氏,也有来自西域乃至北方草原的,这“非中原人士”未免太宽泛了。檀棋连忙又说:“或是粟特人氏?”

曹破延就是用粟特商人的身份进入长安,非常方便,右杀贵人没理由不用。

景僧想了一阵,满怀歉意:“寺中僧人太多,一时不易找到。不如两位先随我进来,我去问问其他同修。”

这个提议,正中下怀。张小敬和檀棋并肩而行,跟着这景僧进了寺中。

入寺之后,迎面先看到一尊高逾三丈的八棱石幢,每一面上都刻着一个十字花纹,其下莲座,这应该就是曹破延所说的“十字莲花”了。石幢后头,是一个不大的方形广场,地面皆是青石铺就,扫得一尘不染。广场两侧各有一排波斯风石像,尽头便是一座古朴大殿,前凸而顶尖,上头高高竖起一个十字。

比起中土庙观,这里的建筑略无修饰,简朴素净,左右连钟楼和鼓楼都没有。景僧带着他们俩往里走了一段,迎面看到一人,不由得高声叫道:“伊斯执事,这里看来。”

那人年纪和李泌差不多大,典型的波斯人相貌,碧眼紫髯,须发卷翘,只是五官稍显柔媚,颇似女相。他的白袍左肩别着一枚橄榄枝形状的长扣,职衔应该比景僧高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双眸——瞳孔既大且圆,呈极纯粹的碧色,像是镶嵌了两枚宝石。

“这是伊斯执事,寺内庶务都是他掌管。大小事情,你们尽管问他好了。”景僧热情地向张小敬介绍道。伊斯虽是地道胡人,唐音却极其标准。他含笑向这对夫妻祝颂上元,声音醇厚,风度翩翩,让人禁不住心生好感。

檀棋把寻找大德的话重新说了一遍,伊斯拊掌笑道:“如此说来,确实有一位西域来的长老,新到寺中不久,与尊夫人梦中所闻庶几近之。”

他说的唐话很流利,不过遣词造句总偏书面,应该是从经卷古籍学来的。

张小敬和檀棋对视一眼,同时开口:“我等慕道若渴,可否请执事引荐一下?”伊斯在胸口画了一个十字,温和一笑:“诚如遵命——不过这里叫大秦寺,可不是波斯寺哟。”

于是景僧返回门口,伊斯亲自给这一对夫妻带路,一路往大殿里走去。

这景寺殿中的格局,与中土庙宇大不相同。上有穹顶,四角直柱,正中供奉的乃是一尊十字架,上挂一人头戴棘冠,面色哀苦。

“我景尊弥施诃怜悯世人之苦,降世传法,导人向善,为大秦州官所杀。尸身悬于十字架上,后三日复生,堪为不朽神迹。”伊斯边走边说,随口谈起教义典故,声音在穹顶上嗡嗡回响。

张小敬疑道:“一介州官就能杀掉,这个景尊怎的如此不济?”伊斯笑意不改:“好教两位知:一切筹谋,莫非天定。景尊早知有此一劫,欲身代大众之罪,以求救赎,乃是大慈大悲的真法。”

檀棋听得有趣,也开口问道:“地藏菩萨发大愿度一切恶鬼,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不是类似这个意思?”

“他教之事,在下不敢妄言。”

他们一边聊着一边绕行,不知不觉绕过大殿,来到殿角一处别室。这房间低矮狭窄,被一道暗红色的木壁隔成两块,壁上有一个砚台大小的窗口,用木板覆住,不知有何功用。

伊斯道:“此是寺中告解之室。若信士做了错事,心怀恶念,便来这里忏悔,请大德开解破妄。此处不接天地,不传六耳,尽可畅所欲言,没有泄露之虞。”说到这里,伊斯深施一礼:“贤伉俪既然想与大德相认,自然是来做一场告解喽?”

“这是自然。”

伊斯摆了个请的手势:“那请贤伉俪在告解室中稍坐片刻,我这就叫他来。”

告解室并不大,是个和马车车厢差不多大小的屋子。两人走进去,还没来得及欣赏内壁纹饰,只听“砰”的一声,房门居然被关上了,屋子里霎时一片漆黑。

张小敬急忙伸手去推,却听到锁头铿锵,伊斯竟在外头把它牢牢锁住了。

张小敬奋力推了几下,门板咣咣作响。这时壁上那小窗“唰”地被拉开,一缕光线投进来。伊斯的声音从外头传入,还是那么温和从容:“两位不妨就此忏悔一下罪行吧。”

张小敬怒道:“你们这些妖僧!我夫妻诚心慕道,怎么敢囚禁我们!”

一只宝石般的碧瞳在小窗前闪过,带着浓浓的嘲讽:“目不相接,肩不两并,我看你们既不是夫妻,也从不慕道,只怕是哪里来的冒名贼子,窃窥我寺,图谋不轨吧——这点毫末小技,休想蒙混过我伊斯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