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天地玄机(第13/18页)

轩辕脸色,尽在伏羲眼中。可今日他就是想把他所知道的东西教授给儿女和高徒,包括神农、轩辕在内。

伏羲道:“河图洛数所反映的天象仅是以大地为轴所看到的天体运行规律,我们在地上,看到的是苍天在转动,可如果我们到了天上呢,所能见到的天象又是什么?是不是这大地也在转动呢?这一点我还不知道啊!我现在已经苍老,未知之事,也许应靠你等去探究。明确天体,就是为了将来能用啊!人为何能用得上天体运行呢?这与人的生命有直接的关系。人虽生之于地,却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既是受之于天地之气,也即受制于天地。天地之气,惯穿一岁中,便是四时阴阳之气,表现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及人皆应与之相适应。月、日、时辰之历法为其用,八卦、九针也是为其用。我所说三百六十日为岁,是指太阳在大地上空自南向北又自北回归南方旋转循环一大周。而春、夏、秋、冬四季,是北斗七星斗柄授时,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而每岁十月历,便是依据太阴之月在一岁中月圆月缺之规律,现在看来,我最初时所定十月是有误差的,应是每岁一十二个月。因为每岁之中,月圆一十二次。每月则三十日。日之分,每日分昼夜,一昼一夜为一日。太阳每日出地平为昼之始,落地平为夜之始。此为昼夜之道。”

伏羲又道:“昔日我所言之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来释疑自然物象生死循环又生生不息之理,生死便入五行之相克之道,生生便入五行相生之道。用乾天、兑泽、离火、震雷、巽风、坎水、艮山、坤地之八卦来解释自然之物形天象,我经无数次推卦,发现此中也有不足之处。难道在天之中之外便没有天了吗?难到在乾天之中之外便没有兑泽、离火、震雷、巽风、坎水、艮山、坤地了吗?不,绝不是这样的。我便见到了许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之事。那问题出在哪里?是我所创之八卦有不足。我又从太极始推起,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这个相生过程之中,每次相生,却是以数二为进位,那么八卦以后是什么?我也不知。后来我便用我巨人父亲给我留下的这个星图作为对照比较,我这才渐渐发现,原来这个而进制也是可以不断递进的。我就用这种进制推法,发现了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解决了我以前不能解决之很多难题。”

说到此,在场之人无不哗然,皆不明白这六十四卦又是何物。一个个瞪大双眼左右相看最后又聚合目光于伏羲身上。伏羲道:“我将八卦分成两组便是十六卦,又将十六挂重分是三十二卦,再将三十二重分便是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八卦两两重合以后所得到的结果,就像天地大道之不断循环往复增进一般。后来我又慢慢地想出来,原来我们人类也是和这六十四卦的演绎一样,已经经历过五次大的循环轮回了,而人类的每一次大的循环轮回都是跟着天地自然走的,说明白了,就是大自然已经湮灭了人类五次,可是人类用他不屈的生命却终于存活到了现在,而且人类还会凭借自身的智慧占有更加广大的生存空间,这是这个大地上人类得以保存下去的唯一的办法!”

伏羲的这些话更加让神农、轩辕、姬伯等人惊惧。他们互相望着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还是神农先问道:“外公,那人类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自然的磨难呢?人类经历的又都是怎么样的磨难呢?”

伏羲道:“姜炎问的好啊,人是怎么来的,这是个最为关键的事。人是怎么来的,正如我们周围的这些动物是怎么来的,也正如我们周围的这些花草树木等植物是怎么来的一样,是因为这大地上下有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啊!花草树木也是一种生命,它们需要扎根于土内,我们把它的生存条件叫做土壤。可是我们人类却是有腿能走的动物,我们的生存土壤是什么呢?就是气!是大气!是大气流啊!是大气层啊!是大气候啊!”

伏羲一连用了几个气字来表达他对气的重视。他继续道:“这气,是我们周围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有的时候也能看见,那就是在大气发生变化冷热不均的时候,大气变成了云彩和大雾,变成了雨,变成了雪,变成了冰雹,变成了冰,变成了水。其实,所有的这些雨、雪、冰、水的变化都是大气在变化。再往深刻地走一点,所有植物的发芽、开花,变绿、变的枯黄也都是大气在发生变化。再往深一点说,所有动物的出行、冬眠、也都是大气再左右着。人类的行为,也一直受控于这种常常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