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天地玄机(第10/18页)

轩辕黄帝听完了,心想:果然,这天球也在外公这里了!

伏羲说完了,有大喝了几口水,尽量将语调放慢,将语气放清,给每个人有思考之时。他道:“河图,是由五组白圆圈和五组黑点所组成的一个空间模式。白者为阳为天数,黑者为阴为地数。天数由天一天三两个生数、天五变数、天七天九两个成数构成,其和数二十五个。地数由地二地四两个生数、地六地八地十三个成数构成,其和数为三十个。天数二十五与地数三十一起合为天地极数五十五个。可在方位上看来,天一与地六合在北,占据五行之水位,地二与天七和在南,占据五行之火位,天三与地八在东,占据五行之木位,而地四与天九合与西方,占据五行之金位。天五与地十据与中,占据五行之土位。而木、火、土、金、水五行,则含有相生相克的大道。”

“我在这里说一下,这木、火、土、金、水五行,并不是我的发现,其最早发现者就是人皇女娲。她过去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最早用的就是木、火、土、水这四种物质。这是四种既能看的见又能摸得着的物质,是很好理解的物质。可是金这种物质,并不是我们能一眼就看的见又能摸的着的,他是需要用火烧炼才能炼得出来。以前你们小的时候,我和女娲在一起探求这几种物质之性能,发现,这几种东西是相生相克的。你们看,这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这土可不生水,必然是有另外的一种物质是生水的,而且这种物质也是土生的,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再反过来看相克,这水克火是你们都知晓的,那么火克土吗?不是,火即不克土,什么克土呢?你们看那些植物,能将土变硬,所以木克土,而土克水。过去发洪水时,是需要用土和石头把水挡住的,这就叫水来土掩啊。所以这中间还是缺少一种物质的,而且这种物质和水、土、火、木具有相生相克的特性。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后来发现是金,最早见到金的应该是最早的火凤凰部落首领燧人。过去岐山曾经爆发了火山,火山过后,燧人在火山烧炼后的大石头里捡到了一根金棍。可是燧人并不会烧制陶器,所以他并不知道这金的用途,当然他更不知道什么是五行了。后来神农也就是姜炎在各地寻求本草的时候,找到了失踪已久的火凤凰部落,发现了这个金棍。神农回来跟我和女娲说,才知道这金正是我们寻找已久的五行之一。那个时候,我的重点是研究八卦,人皇女娲就研究了这金的煅烧之法。可是他不愿意向儿女表白,就由我来说了。我们太昊族人一直传送的女娲炼石补天是什么呢?就是女娲制陶啊!那个时候,女娲用火烧制泥土将它们烧制成比石头还坚硬的器具,这个过程叫做制陶,从意义上说叫做女娲炼石补天。而后来女娲提出五行直说,也是在炼石补天的基础上考虑的,但是人皇女娲娘娘没有完成,而是蚩尤完成了此事!记得在火族、太昊、九黎、有熊这四大部落成形以后,有一次在太昊的家宴上,神农、蚩尤、刑天、夸父都在场,蚩尤显示他的武功时,我曾经把一块五彩石在灶上烧了三天三夜,将一块大石头烧成了很硬的小石头,那就是人皇女娲的发明啊。这叫什么?这就叫女娲炼石补天,为什么说叫炼石补天呢?因为金这种物质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可是这金补上了五行。天下没有金,需要炼制而得,这叫天力不足啊,需要人力相补啊,所以我给他取名叫做女娲炼石以补苍天。因而成就五行之大道啊!但是金这种物质,虽是女娲炼石补得,可她一生主要用在制陶上,真正的炼石冶金却是从蚩尤开始的。我给你们讲,蚩尤和黄帝作战屡战屡胜,其关键在于他在女娲的基础上发展了冶金业,练成了金衣金甲,金斧、金戈、金剑。蚩尤在这场大战中虽然死了,可是他的冶金业将光照千秋万代啊!”

在坐的人频频点头,无不赞赏女娲和蚩尤对冶金业的贡献。轩辕听着,先是将头低下,突然又抬起头道:“听了外公对蚩尤的赞誉,我深表内疚。以前我根本没想到蚩尤对人类的贡献,仅是想他的冶金业具有多大的杀伤力。今天听外公对蚩尤的评价,很中肯。我很后悔,特别是对蚩尤这样一个在冶金业上对人类有过突出成就的人,却死在我的手中,我是不是罪人呢?”

黄帝说完了又将头低下,表示对蚩尤的敬仰之心。

伏羲道:“蚩尤让人类有了冶金这个行业,可轩辕确实说的不错,蚩尤冶金,却是主要为了用兵,而不是主要为了人类其他方面的发展。但是,祝融补上了这一关。我听神农姜炎说过,祝融从蚩尤处学到了冶金之法,在穷桑也开了冶金之窑,烧炼除了不少农具。这些农具和用木材和石器制造出来的农具相比,其硬度和耐磨性大大增强了。这应该是冶金业的主要的方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