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三生缘结盟鸳誓一剑诛仇侠士心(第7/11页)

两人携手同上长城,居高临下,倚墙四望,只见脚下的长城有如一条看不见首尾的长龙翻山越岭。北京城那个方向,却是烟波弥漫,隐约可见一个好似塔尖的东西,也不知是不是北海的白塔。

陈石星披襟迎风,只觉满腔热血,壮怀沉郁,不觉朗声吟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云瑚道:“你又发牢骚了?”陈石星道:“想秦始皇当年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如今长城沦于荒烟蔓草之间,雄关已成废垒,眼看胡马又将南下,怎不令人感叹?”

云瑚说道:“今晚咱们去行刺通番卖国的龙老贼,也算稍尽一点报国之心。”

陈石星叹道:“就是怕杀了一个龙文光,还有第二个龙文光。”

云瑚柳眉一皱,说道:“依你之见,难道这仇就不要报了?”

陈石星道:“不。不是这个意思,这番议论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唉,旋乾转坤,咱们自问没有这个力量,行刺龙老贼,则或许还可做到。”

云瑚看看天色,说道:“日头快将近午,咱们还是回去吧。”

陈石星道:“这么早就回去?”

云瑚笑道:“要是咱们还有江南双侠的坐骑代步,黄昏回去也还不迟。如今咱们可是只能靠两条腿走路呀。”

陈石星道:“早些回去也好,可以养足精神,准备今晚行事。”

云瑚带领陈石星从另一条路回去。正午时分,又看见巍然矗立的居庸关了。正行走间,忽听得有叮叮咚咚的清脆音响,如闻仙乐,悦耳非常。陈石星奇道:“咦,这里怎的竟有琴声。”

云瑚噗嗤一笑,说道:“你这位大行家的耳朵也给骗过了,这不是琴声。”

陈石星笑道:“我知道不是琴声,但可真像。”

云瑚说道:“这地方叫弹琴峡,由于水流音响清脆有如琴声而得名。这也是八达岭有名的风景之一呢。我知道你酷爱音乐,所以才特地带你从这条路回来的,让你听听天然的琴声。”陈石星在那山涧旁边细听那“天然的琴声”,不觉悠然神往。

云瑚忽道:“陈大哥,你肯为我做一件事么?”

陈石星道:“莫说一件,十件我也愿意。”

云瑚说道:“这地方叫做弹琴峡,我想听你弹琴。”陈石星道:“我家传这张古琴,段剑平还了给我之后,我还未曾弹过呢。让我想想,给你弹一曲什么呢?”

只见他遥望远方,如有所思,过了半晌,缓缓说道:“段大哥曾经想我弹广陵散,我因这曲太不吉利,没有弹给他听。如今咱们是不用有此避忌了,我不妨弹给你听。”

《广陵散》是晋人嵇康临刑之时思念良友之作,曲中充满生离死别的感情,正合乎陈石星此际的心境。

云瑚喜道:“原来自古相传早已失传的广陵散你也会弹,那太好了。生死等闲耳,绝曲难一听,我当然是不避忌的。”

琴声缓缓从陈石星指下流出,前半段欢愉轻快,那是思念良友同游之乐的,在云瑚听来,却好像是情人的喁喁细语,不觉心魂俱醉。

曲调一变,忽地好像从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了木叶摇落的秋天,一片萧索之感。

再听下去,更如巫峡猿啼,鲛人夜泣,孀妇盼子,孟姜哭夫。一曲未完,云瑚不觉已是泪湿衣裳。

琴声随风飘送,陈石星只道山上没人,却不料还是有人听见,这人正是段剑平,虽然他听得不很分明,却也不禁陡然起疑了。

段剑平和韩芷正在“穆桂英点将台”上并肩游览,遥想这位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女将”,当年在这点将台上叱咤风云的英姿。

“穆桂英点将台”和陈石星云瑚所在之处的弹琴峡只隔着一道山坳,段剑平内功造诣甚深,听觉特别灵敏,山风吹来,琴声隐隐可闻。

韩芷见段剑平忽然停止说话,好像竖起耳朵来听似的,不觉怔了一怔,问道:“平哥,你在听些什么?”

段剑平道:“你听见了没有,好像是有人弹琴?”韩芷笑道:“咱们刚刚游罢弹琴峡,你听到的恐怕还是弹琴峡的流水声音吧?”刚才在弹琴峡之时,段剑平也曾惊诧于那流水声音的奇妙的。

段剑平道:“不,这次听到好像是真的琴声呢!啊,弹得如此动听,莫非正是陈石星在那里弹琴?”韩芷不由得也竖起耳朵来听,可惜陈石星此际已是弹出了最后的一个音符,琴声戛然止了。

韩芷笑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此刻虽然并非在梦中,也恐怕是因为思念陈大哥太过的缘故吧?”

段剑平惊疑不定,忽地心念一动,说道:“芷妹,陈石星是听过你吹箫的,是么?”韩芷说道:“不错。你为何忽然问起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