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欲驻萍踪陪玉女难明心迹觅孤儿(第7/7页)

祈圣因亮起火折,这才发现倒在地上的是她的丫鬟,从山坡上滚下去的才是李光夏。祈圣因是个武学行家,一眼看出了她的丫鬟是被点了穴道,大吃一惊之后,也就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情了。

祈圣因摇了摇头,说道:“你这小家伙真是胆大包天,我也是太过疏于防范,忘记你是李文成的孩子了。糟糕,从这么高的山坡上滚下去,不死只怕也得遍体鳞伤。”当下,已是无暇给那丫鬟解开穴道,便即跟着下去寻觅。

山坡陡峭,天色又已黑了,当然不能骑马下去。祈圣因又怕他在中途被树枝石笋绊倒,未必就滚到谷底,因此只好一步步地走下去,小心寻觅,未到谷底,她手中的火折已是燃烧净尽。

李光夏幸好没有碰着尖利的石头,只是荆棘勾破衣裳,伤了几处皮肉。脚踏实地,便即没命奔逃。

这晚没有月亮,只有几点疏星,山谷黑沉沉的,也不知哪里才有出路?祈圣因发了一支蛇焰箭,叫道:“好孩子不要跑了,我不会害你的!”她已听得谷底的脚步声响,知道李光夏即使受伤,至多也是轻伤。

山谷底下,长满了高逾人头的茅草,李光夏也真机伶,知道祈圣因的轻功远在自己之上,她已然下来,倘若自己继续奔跑,给她循声觅迹,反而不妙,于是一见火光,立即便钻入茅草丛中。

蛇焰箭一闪即灭,祈圣因没瞧见李光夏,但已察知他逃走的方向,火折已经烧掉,只好解下软鞭,拨扫茅草,小心寻觅。李光夏身躯矮小,蹲在茅草丛中一堆乱石后面,连大气也不敢出。

祈圣因柔声说道:“好孩子,我是你的长辈亲戚,你父母不幸双亡,无依无靠,我是特来照顾你的。我决意将你抚养成人,你别害怕。”

李光夏年纪虽小,但自幼听得父亲谈论江湖上种种欺诈的事情,见识远非寻常童子可及,心道:“我哪来的这门亲戚?你只凭着几句话就想骗我不成?”心念未已,只听得祈圣因又道:“你奶奶是姓祈的不是?我爹爹是你奶奶的亲兄弟,我是你爹爹的表妹,算起来是你的表姑。我名叫祈圣因,你爹爹没和你说过我么?”李光夏怔了一怔,有点奇怪。

原来他祖母确是姓祈,但他自懂人事以来,却从未听过他父亲说过他祖母娘家的事情,也从未提过祈家的任何人。他祖母的娘家,这门亲戚和他的关系已经相当疏远,他又是个孩子,因此也从未想过向父亲查问,如今突然冒出了这个表姑来,他也不知是真是假。

李光夏没答话,祈圣因叹了口气,又道:“你爹爹竟然从未提过我的名字么?我还有个外号叫做‘千手观音’,你也没听人说过么?”李光夏仍然不出半句声,祈圣因似是有点生气,忽地大声说道:“你爹爹和你妈妈吵架之时,也没提过我千手观音么?”

李光夏心道:“我爹爹和妈妈可从来没有吵过架,你这贼婆娘简直是胡说八道。”但这“千手观音”的外号却忽地令他想起了一件事情,有一年,他爹爹生日,有个从江西来的朋友,送他爹爹一套景德镇的瓷器,其中有一尊观音,制作得甚为精美,客人送来的礼物是他母亲收拾的,他母亲发现了这尊观音瓷像,不知怎的,忽地无端端生起气来,将这尊观音“砰”的一声便摔个稀烂,他爹爹后来知道了,曾陪着笑脸向他母亲劝解,李光夏依稀还记得的几句话是:“这么多年了,你的气还没消么?好,你要发泄,明天我买十尊观音像来,让你一一摔个稀烂,只要你不怕菩萨责怪。”他母亲给说得笑了起来,这场风波也就过去了。

李光夏心里自思:“这贼婆娘外号‘千手观音’,我妈无端端将那观音摔破,莫非恨的是她?管她是不是我的表姑,我妈既是不高兴‘观音’,这千手观音就定是坏人。”

祈圣因等了一会,仍不见李光夏说话,似乎更生气了,忽地冷笑说道:“你的爹娘就这么要好,从未吵过嘴么?不过你爹娘纵然不认我这门亲戚,我总是要照顾你的。好孩子,你出来吧!”正是:

眼前一个玉罗刹,可是当年观世音?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