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西湖风波(第7/9页)

钟不鸣道:“那个金国奸细的后台,恐怕还不仅仅是位居侍郎的史浩呢。”

檀羽冲道:“哦,还有谁?”

钟不鸣道:“枢密使汤思退!”枢密使是军事大臣,岳飞生前,实职也只是做到枢密副使而已。

檀羽冲吃了一惊道:“你怎么知道的?”

钟不鸣道:“你走了之后,我听得两个官儿谈论,其中一个是汤思退的门客,他说:你以为那位谭公子仅仅是史浩的世侄吗?他还是汤大人的贵宾呢。他其实也是住在汤大人家里的,史浩不过是奉陪这位谭公子出游而已。可能他说和这位谭公子是世交也是假的。不过,这是一个秘密,你可切莫乱对人说,我和那两官儿都是从楼外楼跑出来的,他们小声说话,我在他们的背后,距离颇远,他们当然不会注意我这么一个卖唱艺人,以为没人听见,谁知却给我听见了。”

说至此处,他想了起来,问檀羽冲道:“在楼外楼,那奸细没认出你吗?”檀羽冲道:“我不知道。或许他虽然认出,却怕我揭破他是金国人的身份,故而不敢生事。”

钟不鸣却不能不为他担心,说道:“人多的地方他不敢生事,但你可必须提防他的暗算。”

檀羽冲道:“是,我会小心的了。”

檀羽冲在湖滨找了一间小客店住下,他准备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给他的外曾祖岳飞祭坟。

其实秦桧的党羽虽然尚未铲除,秦桧的党羽甚至在朝廷还颇为得势,但因为百姓景仰岳飞,岳坟一建,每天都几乎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到他坟前吊祭。因此,檀羽冲很容易打听到岳坟的所在,而且并没引起别人对他特别注意。

原来岳坟就在栖霞岭下,和他所住的这间客店,距离甚近,走路最多也不过是走一支香时间。

檀羽冲不便白天上坟,于是预先买好香烛,三更过后,才去夜祭。

那时岳坟初建,当然还没有后来的“风光”。既未立祠,也未铸有奸臣的跪像。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然也还是未有的。不过人到坟前,痛骂奸臣,有联没联,都是一样。

岳飞是檀羽冲母亲的外公,他的感触就更深了。他点起香烛,跪在坟前,想起爷爷惨死,父母双亡,和墓中的这位一代名将都有关系,但如今,金宋两国还是在兵连祸结,未息干戈,不禁热泪盈眶,好不容易才忍住没哭出声。

岳坟后面有块石碑,檀羽冲吊祭过后,走去看那石碑上刻的字,一看又禁不住热泪盈眶,满怀悲愤,那石碑上刻的正是岳飞写的那首《满江红》,而且是模仿岳飞的书法刻的。(按:岳飞这首满江红的真伪问题,是学术界争论问题之一。有人认为此词非岳飞不能写,但也有人说是后人伪造的。不过,小说虽然不能违背历史,但并不完全等于历史。请恕我不去考证真伪问题,在小说中当成是岳飞的真作了。)

岳飞手写的《满江红》真迹,檀羽冲还藏在身上,这是他的“爷爷”张炎宁舍了性命,也要保存的“宝物”,“爷爷”临终之际,才交给他的。他想起这位舍身为主的母亲的义父,自己一直把他当作外公的“爷爷”,更加忍不住泪涌心伤了。

他虽然不敢狂歌当哭,却也禁不住低声念起这首词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一直念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忽听得一声冷笑,有人说道:“胡虏?匈奴?你好像忘记自己是哪一国的人了!”檀羽冲抬起头来,一个人已经出现在他的面前,正是那个相貌和他有点相似的少年,亦即是差不多已经被证实了是金国派来的奸细的那个少年!

那少年道:“我知道你一到临安,必定会来这里,果然我没料错!”

檀羽冲道:“我也没料错。”

那少年道:“哦,你没料错什么?”

檀羽冲道:“我已经知道你是谁了!”

那少年道:“知道就好。”边说边解开外衣,露出那个绣有檀家徽记的锦袍,说道:“檀羽冲,你的身份也不用瞒我了。这件锦袍本来是应该穿在你的身上的。”

檀羽冲淡淡说道:“我不稀罕。”

那少年道:“你不稀罕是你的事。我还是要多谢你看在这件锦袍的分上,对我手下留情。”

檀羽冲道:“你来此地,不只是特地为了向我道谢吧?”

那少年哈哈一笑,说道:“问得好,我当然不只是为了道谢来的。咱们现在已用不着隐瞒身份,是应该可以打开天窗来说亮话了!”

檀羽冲道:“我们的身份早已不同了,还有什么话好谈?”

那少年道:“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恢复原来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