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浪子还家情怅惘掌门断案费思量(第16/22页)

唐嘉源喝道:“杨炎,有话好好地说,不许无礼!我是第二次告诫你了,再犯绝不轻饶!”说罢,把那份认罪书递给石天行,道:“石师兄,你自己看吧!”

石天行已经料到几分,但一看之下,仍是不禁直打哆嗦,面如死灰。他双手颤抖,似乎恨不得把这份“认罪书”撕成粉碎,却又不敢。

认罪书上写的是:“天山派弟子石清泉不合妄起淫心,逼奸龙灵珠。逼奸不成,反被龙灵珠所伤。自知罪有应得,特此发誓,今后绝不敢再与龙灵珠为难。发誓人:石清泉。监誓人:江上云。见证人:陆敢当。”江、陆二人都签上自己的名字,石清泉名下则只是画了个押——一个歪歪斜斜的“十”字。

石天行是尚未知道这件事情的。不过,虽然尚未知道,却也猜得到了。

他想起那天的事情,在他发现龙灵珠逃跑、儿子受伤之后,他的大弟子陆敢当对他说,是江上云助龙灵珠逃走并打伤他的儿子的。他把这件事情扯到江上云与孟华的“宿怨”上。石天行当时已经觉得似乎不太合理,但他不愿深究下去,只好接受对儿子有利的这个“解释”。涉及江上云的事情,回山之后,他也未敢禀报掌门。

此时看了这份认罪书,方始明白真相,心里也不能不相信认罪书上写的都是事实了。

大爆丑闻

不过他心里虽然明白这是事实,口中却不能不硬着头皮帮儿子抵赖。

“掌门明鉴,逆徒杨炎自知罪在不赦,他残害同门,这份什么所谓认罪书,焉知不是他捏造出这种事情。”

龙灵珠冷笑道:“石长老,你不是口口声声要什么人证物证的么?如今我的物证已由杨炎拿来,人证亦已有了。你说杨炎捏造,又有什么证据?只凭‘相信’二字,可是说服不了别人的啊!假如你要我说的话,我也可以说,我相信你是披着侠义道外衣的伪君子,是纵子行凶的老混蛋,你服不服?”

石天行气得打抖,喝道:“小妖女,你、你敢信口雌黄,乱骂老夫?”

龙灵珠噗嗤一笑,说道:“我不过打个比方而已。你若不是老混蛋,又何必生气?嘿,嘿,如今你也知道只凭‘相信’二字是说不通的了吧?”

石天行好不容易才想到了一个“理由”,就像溺水的人抓着一根稻草似的,抓住“人证”二字,说道:“杨炎并不在场,即使根据这份什么所谓认罪书,最重要的人证,也应该是江上云才对。”

龙灵珠道:“你那宝贝儿子不是已经在认罪书上签了供吗?你的儿子就是人证!”

这份认罪书是从杨炎手中交给唐嘉源,再由唐嘉源交给石天行过目的。这其间并未经过龙灵珠之手。唐嘉源见她说得出认罪书上有石清泉画押签供之事,显然她已知道这份认罪书的内容。依理推测,这份认罪书自是石清泉当着她的面签供的了。对杨龙二人的说话,不禁亦已是开始相信了。当下他从石天行手中索回那份认罪书,又再仔细多看两遍。

这份认罪书是并未当众宣读的,众宾客与天山派的门下弟子不禁都是议论纷纷,想要知道石清泉究竟犯的是什么罪。

唐嘉源摆一摆手,止住众人喧哗,说道:“此事真相未明,杨炎交出的这份反控石清泉的罪状,众弟子暂时无须知道。”掌门令出如山,门下弟子自是只能依从,众宾客也不便多加议论了。但他们虽然不说话,心里则是猜疑更甚。十九亦都猜想得到,这定是一件不堪闻问的丑闻。

不过龙灵珠的反驳却又给石天行抓着一个借口。

石天行冷笑道:“掌门明鉴,小儿给杨炎割去舌头,他自己是不能分辩的。这份所谓什么认罪书,可并没有他的签名。划一个‘十’字押,那是谁都可以替他划的!要证明这份认罪书是真的,那只有请江上云来作证明!”

杨炎说道:“江上云与清兵作战受伤,如今尚在罗海的家乡养病。不过多则一月,少则十天,他一定会来到此处。”

石天行道:“那就等待他来到之后再断此案吧。如今还是审杨炎一案要紧。”他无计可施,只好施行缓兵之计。

杨炎可不容他用缓兵之计,立即说道:“禀掌门,我的案件是和石清泉此案相关的,我请求先断此案,我才如实作供。”

唐嘉源道:“但江上云不能亲来作证,此案又从何断起?”口气对杨炎已是缓和许多,而且不知不觉之间,他已是代替石天行审讯职务了。

杨炎说道:“江上云虽然不能亲自前来,但认罪书上他是作为‘认罪人’石清泉的‘监誓人’,亲笔签了名的!”

石天行冷笑道:“谁知道这签名是真是假?”

冷冰儿忽地说道:“要分别真假下难。江上云的父亲江海天大侠和老掌门是至交,常有书信往还。江大侠晚年的书信是由江上云代笔的,这些书信,掌门人想必还有保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