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远赴峨嵋索朱剑(第10/11页)

此环具有镇伏干虫百兽之神效,十里方圆之内,兽虫均慑伏不敢动弹。”

玄修道人跌足道:“这就是了,本山神猿一向灵异之极,就是天下第一等高手,也难把它们怎么样,唉,贫道如何向掌门真人交待?”

史思温慨然道:“请道兄指引道路,待贫道拜遏今师,解释一切便了!”

玄修道人面露诡笑,道:“观主如肯屈驾,贫道求之不得。”

这时轮到凌红药担心起来,问道:“玄修师兄,掌门真人会怎样对付玉亭观主呢?”

史思温笑道:“太清真人名闻四隅八荒之内,德高道深.自有适当处置。”

玄修道人又道:“贫道尚有不情之求,便是此刻既然往遏敝派掌门真人,还请观主先把朱剑暂时赐与贫道,届时方可呈上于掌门真人观看。”

史思温觉得有点儿不对,但他为人忠厚正大,不肯向不好方面想,便毫不犹疑,将手中朱剑交给玄修道人。

玄修道人转交凌红药,道:“此事由师妹你而起,最好你向掌门真人票述经过。”

当下三人向外谷外走去,经过园林和那面明镜似的小湖,再走了一段路,方始出谷。

凌铁谷一直没有现身,想是搜索敌踪,并且严防对头再度侵犯。

出谷以后,玄修道人当先带路,翻山越岭,脚程极快,凌红药在最后,片刻以后,已被抛离三丈有余。

史思温心知玄修道人有意较量脚程,不敢弱了师门威望,而且他身为崆同一派之长,岂能叫人家比下去?

便也施展轻功,不即不离地跟在后面。

又走了二十余里,但见前途一片黑暗,黑渤渤的山峰矗立四周。

竟不见丝毫庙宇的踪影。

玄修道人脚下一点儿不停,回首一瞥,只见史思温一直保持在身后四尺之处,自己虽用尽全力,仍然无法把他甩远一点儿。

情知对方必定看出他的心意,当下搭讪笑道:“敝派掌门真人清修之处,就在前面。”

史思温看不出联兆,只好漫应一声,忽然发现凌红药已走丢了,便道:“凌姑娘已落在后面,我们回去接她吧?”

玄修道人虽然知道今日不比往常,那凌红药武功比起乃兄凌铁谷差得太远,在这等深夜荒山之中,一旦碰上那对头,甚为可虑。

但他又不愿和史思温一同回转去找寻,弱了峨嵋派的名声。

想了一下,才答道:“不要紧,凌师妹极熟山中道路。”

两入对答时,又驰了十余丈距离,史思温突然瞧见前面山谷之内隐隐透出光亮。

转入谷口,但见此谷甚为宽敞,一道清溪从谷内流出来.泉声浪泻。

谷内宽广的草地上,许多古柏刺空挺立,柏树下面不少鹤鹿栖息,果然呈现一片仙泉清静景象。

先前在谷外隐隐见到的光亮,竟是在一座庙观之内的一幢高楼透出来。

这座高楼雅致美观,云检飞棕,古色古香。

穿过草地松柏,到了庙门,只见一块横匠,题着“隐仙观”三个大金字。

玄修道人在大门处的云板上连击三下,然后肃容进庙,走过十余重殿堂院落,忽然转到那座隐仙楼楼下。

只见两个眉清目秀的道童,恭立楼下,一见他们,立刻上前躬身道:“掌门真人听说有贵客茬临,特令小道们领路。”

史思温口中道谢了,便跟随两名道童上楼,玄修在后面跟着。

一直到了三楼,在长廊左绕右转,但觉一片庄严堂皇,到处飘散着一阵檀香香气。

那两名小道童在一个静室门外停步,一齐大声票道:“谨尊法渝,已把贵客请来。”

静室内传出一下苍老清劲的口音道:“有请。”

史思温整一个冠袍,肃然入室。

只见一位道貌清古,须发皆白的老道人,盘膝端坐在榻上。

玄修道人先一步上前票道:“这位贵客是崆同三清官玉亭观主。”

老道人不禁睁大眼睛,两道眼神有如电光划过漫漫黑夜。

史思温上前恭谨行礼,自称晚辈。

原来太清真人如果论起辈份,已是和史思温师祖碧霞真人同辈,史思温目下虽然身为一派之主,但正派中讲究礼数,因此绝不肯妄自尊大。

太清真人起来相迎,徐徐道:“真想不到今晚的贵客是崆同掌门玉亭观主,贫道有失远迎,尚祈道友原有!”

史思温见这位老道友如此谦谦有礼,更生敬仰之心,彼此客套一番,然后分别落座:太清真人道:“三年前贫道忽然心血来潮,正在推究其故,老友少林寺方文白云大师已遣人致我一函,说是令师石轩中银芒将敛,我等年纪老吾,机会无多,劝我一涉尘世,到襄阳红心铺一开眼界。

是以当日有缘得见令师英侠风采,至今回忆,犹在目前。

记得当时令师宣布封剑隐退,玄阴教刑堂香主西门渐上棚向令师相迫之时,有二位少年侠士,上棚骂那西门香主,豪气直干云霄,此情此景,贫道也是一直难忘,想不到今宵与观主把晤,已是一身道气,满面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