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获奇书脱胎又换骨(第7/9页)

足足走了五天,他才算脱离了乱山丛岭的区域。不过他觉得似乎离榆树庄仍是太近了一点,故此继续往前走,沿途唯有以乞食支持,一直走到洛水。

他沿着洛水,慢慢往东北方走。起初他还得行乞度日,但隔了不久,对于水上各种操作都学会了一点,便偶而上船帮工,偶而又在码头觅食,倒是不必再去行乞了。

这段时间约莫过了半年,在这期间里,他几乎是毫不停歇地为了求得一饱而到处找活做,因此他什么也没有想,混混沌沌地过着日子。

半年之后,他已经学会了许多种粗贱的活儿,却不觉已沿着黄河到了开封府。

他在开封闲溜着,在一家客栈门前忽然遇到一个名叫鲁明的人。

这个鲁明乃是本府一家镖局的伙计,在本省各处来往,因此在船上认识这胆小勤恳的小伙子。

鲁明也知道他是个到处找活的散工,这时一见了他,便十分欢喜地告诉他说,要介绍他干一份差事。

原来在江南有家广信镖局,这次保了一注镖北来,已经交了差。可是这边有同行托他们另保一点货物回到南方。

然而他们的伙计有一个生病了,非得补充一个帮杂的人不可。

韦千里当然愿意,便由鲁明带他到广信客栈去。

那个姓汪名嘉的副镖师,见是熟人介绍来,便立刻应允录用。当下韦千里总算有了一席之栖。

临到晚上,正镖头回来,韦千里一眼便认得此人正是到过榆树庄的金童许天行。敢情金童许天行在董元任大演绝学,挫败了金蜈蚣龚泰之后,便转到南方的镖行去。

他并没有注意韦千里,第二天便率领五辆车子,六名手下,一直往南而回。

沿途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韦千里那种怯懦而勤快的天性,却在这一路上博得伙伴们的好感。

这些人比之榆树庄中的人,可好得多了,尽管韦千里是那么怯懦,他们却不会怎样欺负他,一种同伴互助的感情,使得韦千里觉得十分快乐,虽则在路上甚苦,但他宁愿忍受一切,他的确太容易满足了。

广信镖局便在长江南岸的江宁,这个古地曾是六朝故都,明成祖迁都燕京,改名为南京,脍炙天下的秦淮河如今风光正盛,每当华灯初上之际,夫子庙前,游人接踵,王子王孙,名商巨贾,都征逐流连,画舫中风月无边。

然而不管这石头城依旧是六朝金粉,繁华蕊隰,但这一切都与韦千里完全绝缘。他变成专为许天行管马的人,当然同时也得做其他杂务。

他开始又沉迷在书本之中,这是因为生活安定下来之故,不久便搏到正如在榆树庄中的外号书呆子。

那本紫府奇书再也不是空摆在囊中,而是他每当夜阑人静时必读之书。

在这本书的一页,本来粘合在一起,即在那被撕去的第一页上写明页达附有奇毒的那一页,现在是他最主要翻阅的一页。

上面用朱笔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把这本书的来历和各种武功的炼法,注得明明白白。

原来这部紫府奇书源出道家,本来世代相传,甚是秘密,后来被一个道号明月的弟子偷携离开崆峒,并且入世还俗。仗着这部秘籍所练的功夫,横行天下。

直到后来,这位明月道人忽然彻悟前非,重返玄门,却无面目再回崆峒。然而这部紫府秘籍本是镇山之宝,因此必须托人带回崆峒。

可是此书乃是天下武林人俱欲得之的至宝,唯恐所托之人,生心觊夺,便弄个狡猾,在第一页原本空白之处,另注炼法。

这种炼法最易走火入魔,然后将书中道装之人细细勾改,弄得阴阳怪气,甚至多加一支白骨令,加上含有深意的按语。

又在首页注明这末后的一页,页边附有奇毒,触之立死。估量即使流落在江湖中,也将无人敢于揭开。弄好之后,便着一个人送去崆峒。

这个送书的人是谁,再也无法查究,但崆峒却从此永远失去此书。

数百年后,江湖出现了白骨门一派,武功精奥奇毒,称绝天下。

一直到七步追魂董元任的师父西门阳冰这一代时,白骨门才遇到挫折,就是那三危老樵金莫邪,力折西门阳冰的凶焰。

这三危老樵金莫邪,便是崆峒派一脉相传下来,唯一能够以本身绝顶的颖悟天资与及特异禀赋,将仅有那点秘传心法,炼得成功的一人。

他们本是同源而异途,各有所长,在江湖上同享盛名。只因三危老樵金莫邪乃是俗家人,不太受门规和玄门种种约束,加之这种绝顶天聪的人,行事不免稍为奇特。故此他会自己订下只要有人认出他的姓名来历,便离开当场的规条。究其实他的名头虽可比之白骨门的西门阳冰,但江湖上竟是极少人认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