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顾此失彼(第10/10页)

茶博士平日受尽了他人的轻贱,难得侮辱他人一回,心中一时好不痛快,瞧见陆渐狼狈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关了铺子,哼着小调向得一山庄去了。

馊气、臭气冲鼻而来,陆渐略略清醒了一些,忽觉四周沉寂下来,于是慢慢爬了起来。掉头四顾,路上空荡荡的行人也无,远处隐隐传来吹打之声。

“去不去得一山庄呢?”陆渐望着乐声起出,心中不胜茫然,“若不去,爷爷怎么办?宁不空说得出、办得到,我已没了阿晴,岂能再害死爷爷?”想到这儿,拭去泥污,努力打起精神,向着前方走去。

越近喧嚣,陆渐越觉步子艰难,道路两边青山叠嶂、林烟翠寒,恰似两道青色长眉,翠浓深处,流云淡淡,绝似眉间的一抹泪痕。

忽听马蹄声响,有人冷笑道:“又来一个吃白食的,少爷也真是的,设什么流水筵席,做什么狗屁善事,白白喂肥了这些臭要饭的。”陆渐转头望去,两匹骏马迤逦而来,其中一名骑士,正是沈秀的仆人孙贵。另一个骑士接口笑道:“你又不是不知,少爷做这些事,不过是哄夫人开心。再说了,这次倒卖谷米,少爷不是大赚了一笔么?几百桌菜肴,九牛一毛而已。”孙贵脸一沉,喝道:“刘荣,你说什么浑话?谁说少爷倒卖谷米了?”刘荣脸色一变,低头无语,两人打马疾行,转眼不见。

陆渐心潮起伏:“荒年恶岁,沈秀还在倒卖谷米,真可谓丧尽天良。这样的败类,阿晴怎么能嫁给他……”想到这儿,越发心如刀割。

走了里许,遥见一座庄园,背依青山,柳林环绕。庄前乱哄哄设了三百来席,流民百姓纷纷围坐,争抢馍馍稀粥,身后尚有不少人等候,前者吃罢,后者又来。

陆渐心道:“这就是流水席么?”越过众人,方到庄门,忽被庄丁拦住,喝道:“臭叫花一边等着。庄子里只接贵客,没有请柬不得入内。”

陆渐抬眼望去,山庄门户壮丽,左楹柱上写道:“天得一则清”;右楹柱写道:“地得一则宁”,门首横书四个大字:“四海澹然”。

忽听庄内锣鼓鸣响、人声鼎沸,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忽见刘荣走出庄门,大声说道:“方才胡总督请了圣旨,沈秀沈公子赈灾有功,特赐御酒一瓶,白银五十两,授从五品官。沈公子与民同乐,在场的再赏一个白面馍馍,两勺稀粥。”

众人大喜,纷纷向着庄内跪拜,恭祝沈家少爷多子多孙、福寿永昌。一时间,庄园上空,飘荡阿谀奉承。刘荣扫视众人,脸上又得意,又不屑。忽听庄内鞭炮声响,不觉喜道:“迎新人了。”转身抢入庄内。

陆渐心中一急,快步上前,庄丁张臂欲拦,他只一闪,身如无物,穿过众人手臂。众庄丁又惊又怒,齐叫:“臭叫花,哪里走?”纷纷来拿陆渐,不料陆渐身在人群,如鱼得水,一扭一动,身周的人群纷纷让开一条道路,等他经过,忽又向内合拢,挡住庄丁去路。

到了前方,陆渐探头一瞧,沈秀身着珠绣吉服,意气风发,手拽红绸,牵着新人。新人披着大红盖头,霞裳绚美,一双白嫩纤手,盈盈握着半截红绸,步步生莲,仪态动人。

陆渐一见那女子身形,心尖儿也颤抖起来,泪眼模糊一片,喉间无比干涩。转眼望去,大红喜字下,沈舟虚夫妇并肩而坐,沈舟虚一袭青衫,脸上不见喜怒。商清影却一扫素淡,身着盛妆,柳眉杏眼,肤白如玉,风韵楚楚,压过了喜堂上下的一概丫鬟贵妇,惹得堂下的客人纷纷猜测:若是新娘子揭了盖头,这婆媳二人谁更美丽一些。

商清影见了爱子,喜上眉梢,只觉儿子风神俊秀,世间男子无人可比;又想儿子娶了媳妇,势必再无往日那么依恋自己,又不觉有些怅然若失。恍惚间,忽听司仪扯起嗓子,命新人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商清影眼见沈秀下拜,只怕他硌痛了膝盖,沈秀双膝甫一着地,慌忙伸手扶起,轻声说:“好孩儿,娶了媳妇,可要好好对待人家。”沈秀笑道:“妈,还用你说?我不但对她好,更会加倍孝敬母亲。”商清影心头一乱,眉眼泛红,为掩窘状,连声道:“好孩子,好孩子。”

沈秀心中得意,转眼看向沈舟虚,忽见他斜眼睨来,嘴角挂着一丝冷笑。沈秀不觉面皮发烫,忽听司仪又叫:“夫妻对拜”,慌忙收敛心神,更与新人拜过,但听司仪叫道:“共入洞房。”心知大功告成,一时心中狂喜,拽着新人,正要转身,忽听有人叫道:“阿晴!你不能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