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 第 九 章 以气御敌(第2/4页)
“是!”商舟迅速弹起身来,跃上马背驰回数百骑之间,似乎极为欢快地道:“元帅已经答应收编我们,众兄弟先解下弓箭和长枪!”
那群骑兵忍不住齐声欢呼,纷纷抛开背上的大弓及手中的长枪,但仍坐在马匹之上。
崔延伯暗暗点了点头,他并没有让这群人缴械,但商舟却命这群人放下了弓箭长枪,做得的确细致,也更使崔延伯放下了一颗心。由此可见这些人投降的诚意,且那欢呼之声也不似作伪,传出很远……
崔延伯命一名偏将领着近百步兵过去捡回弓箭长枪,正式收编商舟所领的数百骑兵。
商舟和众骑兵仍高踞马首,在那名偏将的带领下,缓缓向崔延伯的大部队行去。
骑兵一般极少下马,这是对骑兵的一种尊敬,因为北魏建国就是依靠他们。
北魏的骑兵来自漠外,战斗力极强,也是战争的支柱力量。因此,北魏历朝帝君都极为看重骑兵,从而使他们成为军中身分最高的一支部队,几可与身分特殊的速攻营相比。由于精良的战马难配,因此骑兵的人数往往比步兵少得多,这也是骑兵的珍贵之一。是以,这一刻商舟所领的数百骑兵并没有下马。
数百骑全都向崔延伯行了个大礼,这才跟在黄飞的身后,向队中走去接受黄飞的编排。
崔延伯心中极为快慰,此际正值大战之前,先来一些喜事,倒也极富情调。这或许就是此战定会大胜的前兆吧。
商舟的眸子之中闪过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喜悦,那些本来对他深怀戒备的官兵,此刻全都放下了戒备之心,那些暗中对准他们的劲箭也松了下来,只是每个官兵都向他们投来不屑和鄙视的目光。
商舟似乎对这种情况毫无反应。
崔延伯传令,准备继续行军,但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东北角扬起了一大片尘土,更传来了极为强烈的震荡,是马蹄声!也有脚步之声。正当他猜疑之时,在土丘的顶端已出现了战马,一匹、二匹、三匹……千万匹,然后他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但商舟已经出手了。
不仅仅是商舟出手,跟在商舟身后的数百骑突然加速,冲入了那些步行的官兵群中。每个人的手中都是一柄四尺长,极为锋锐的刀,与一根五尺长的镔铁棍,棍头有四槽。
商舟出手,他的目标是黄飞,一个在官兵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的确是一个超乎人预料的变化,等到崔延伯发出命令之时,一切都已经发生了。
也不只如此,更让人心惊的却是,当这些人自腰间拔出刀之时,那根镔铁短棍也不知自何处出现,竟插入了刀柄之中,在一旋一扭的瞬间,便成了一柄八尺长的斩马刀。
这些被人忽视的精短兵器刹那间又成了致命且疯狂的斩马刀,也是最适合在战场上作战的兵器。
崔延伯没有料到,他虽然看到了每人腰间那柄四尺长的厚背刀,但这些人都是骑在马上的,刀长四尺根本就够不成杀伤力,也就没有在意,但这一刻他全都明白了,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早已安排好的。
“杀杀杀……”那自东北方向杀出的快骑达数千人,如同潮水般狂涌而至。
商舟出刀,刀锋如雷,亮若银虹,惊鬼泣神。
黄飞清晰地感受到那狂涌的杀气及森冷的刀气,几乎笼罩了他周身的每一个部位。黄飞回身,剑如虹。
“锵!”一声清脆至极的暴响,黄飞的身子禁不住一震,但他终究挡开了商舟这一刀,致命的一刀。
商舟的身子也为之一震,两人的功力几乎势均力敌,但是商舟的左手却有一根不能忽视的镔铁大棍。
黄飞挡开了那一刀,但是他无法再对这根镔铁大棍进行阻击,这一棍来得的确太快,几乎与那一刀接踵而出。
黄飞无奈,身子一倾,倾至马腹之下,那一棍自他的盔甲上擦过,然后“轰……”地一声重重击在马耳上。
“希聿聿……”黄飞的坐骑一声惨嘶,举蹄乱冲,竟将赶来的步兵踏翻几人,其余人被冲得东倒西歪。
商舟暗叫一声可惜的同时,镔铁大棍陡然与长刀相接,成了一柄长长的斩马刀,杀戮也就自这个时候开始。
崔延伯心中大怒,他没有想到高平义军狡猾至此,作战手段卑鄙,竟利用伪降这一招来打乱官兵的阵形。
崔延伯虽然恼怒,但兵不厌诈,也只能怪他自己太疏忽大意。此刻他才明白为什么当年长平之战的白起将十万降军尽数活埋的原因。的确,降兵是最易生变的人。
“杀……杀……”崔延伯的大军根本就来不及布阵,只是勉强放出几箭,就与冲来的铁骑短兵相接。
一开始,阵形就被冲击得溃不成军,那数百伪降的骑兵纵横于崔延伯的步兵营之间,快速如风,斩马刀上下挥舞,那些步兵的脑袋犹如一颗颗被斩落的西瓜一般。大多数官兵阵脚自乱,根本就无法再听崔廷伯的命令,开始抱头鼠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