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花月青霜(第9/10页)

小弦听得似懂非懂,浑不知这好端端的天下为何会变成什么血流成河的“乱世”?昨夜亲手杀死高德言的一幕浮上脑海,他忽然觉得这天下是谁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希望再看到人与人之间你死我活的拼杀……

无论青霜令使所言是否出于真心,至少在这一刻,小弦觉得自己对他已没有了当初的滔天恨意。御泠堂与四大家族在那场棋战中皆损失惨重,正如林青所说,这一对百世千年的宿仇,其中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又岂是局外人所能判断?只不过因为自己亲自参与了行道大会,导致莫敛锋之死,再加上义父许漠洋被宁徊风所害,这才把御怜堂当作不共戴天的仇敌,而对于天下苍生来说,无论是四大家族还是御泠堂,他们的目的其实都是一样,推翻现在的皇帝,重建新政,这过程中遍野的死伤、如山的尸骨又是谁的过错呢?

如果冥冥之中有神灵在苍天上注视着下界凡尘,他们是否只会眷顾那万中选一的真命天子?而对每一位兄弟姐妹的眼泪、每一位妻子父母的哭泣都无动于衷、视而不见?

从没有一刻,小弦会用这样悲天悯人的观点看待世界万物,一时无比迷惑。《天命宝典》数年的潜移默化,在他亲手沾染上高德言的鲜血后,因青霜令使无心的言语,激发了全新的思考。

林青感应到小弦激动得全身发抖,轻轻拉住他的手将内力度入,只觉小弦心神躁乱不已,若非他身无内力,几乎怀疑是要走火入魔。

小弦缓缓抬起头,眼中竟蓄满了泪水,可怜巴巴地道:“水姑姑怎么办?”原来他忽又想起水秀死于青霜令使之手,既觉得不应该以杀止杀、以暴制暴,又觉得应该替水秀报仇,心中天人交战,茫然无措。

林青目中精光一闪,锁紧青霜令使稳如磐石的身影:“想必与令使合作的条件之一,便是放弃给琴瑟王报仇的念头?”

青霜令使却道:“林兄恩怨分明,小弟岂会强人所难。与林兄合作的条件只有一个:绝顶之后,再找小弟寻仇!”林青微微一震,青霜令使透露了许多的秘密,竟只为换来如此宽松的条件,可谓是极不合情理。对此只有一个肯定的解释:正月十九,泰山决战,必是京城剧变之时!

刹那间,林青已掌握到青霜令使的用意,这一场京师剧变,必是御泠堂准备多年,所以决不容有任何疏漏!偏偏林青与明将军之战正是促生这场剧变的根本原因,无法杀林青灭口,所以青霜令使才宁可用白石的真正身份、无念宗加入御泠堂等消息换来林青的信任,不然尽管如今仅有因水秀之死暴露出的一点蛛丝马迹,但若任由暗器王追查下去,藏于幕后的种种阴谋亦会全盘败露。

林青想明原委,冷然道:“如此看来,令使最大的错误,就是杀了琴瑟王。”青霜令使长叹一声:“我亦是迫不得已,水秀知道泰亲王太多秘密,若不杀她,泰亲王必是一败涂地。”

林青一惊:难道青霜令使所说的第二位霸主,就是泰亲王?这几乎完全推翻了他对青霜令使真正身份的判断。旋即暗自警醒,青霜令使智计绝高,所作所为皆有深意,自己对他身份的猜测应该不会错,而他之所以要一力相助泰亲王,其中必还有不明的原因。

青霜令使似乎看出林青的心思:“本堂与四大家族誓不两立,数百年的恩怨决不可能化解,杀水秀之事小弟心中无悔,若是四大家族寻仇,御泠堂自当全力一搏。但如果林兄执意替友复仇,便只有小弟一人接招,决不会再有什么花月大阵、无念宗杀手相候。”这话说得光明正大,亦隐含威胁。挑明即使林青不肯合作,只要不影响御泠堂的计划,青霜令使便按江湖规矩一决生死,若是暗器王欲将御泠堂在京师势力一并铲除,那么暗杀、下毒的手段亦将全部使出。

“好。”林青沉思良久,终下决断,“我可以答应你的条件,不过令使最好记住与御泠堂的合作仅限于正月十九之前。绝顶一战后,只要林某不死,必将为琴瑟王讨一个公道!”即使作为敌人,青霜令使的言行也足以得到林青的尊重。而对于即将到来的京师剧变,任何一人也无力阻止,哪怕给当今皇上通报信息,在缺少证据的情况下也无法给泰亲王定罪,若是在泰亲王发动谋反之前杀入亲王府,只会给天下人落下皇上残害胞弟的口实。

青霜令使长长舒了一口气,抬起右手按在面具上:“林兄一言九鼎,既然答应与本堂合作,小弟自当揭开面具,以示坦诚。”

“不必了。”林青摆手止住青霜令使,“无论御泠堂的目的是什么,只希望令使能够替百姓苍生多想一想。皇位易取,天下难得!”这本是明将军的话,亦是林青的肺腑之言。青霜令使垂首,一字一句道:“林兄金玉良言,小弟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