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沧海有代谢 江湖一局枰(第9/11页)

当年长安剑宫何尝不是讲“维护公义、赏善罚恶”,最终却是扩张势力、欲霸江湖,直至干预朝政、翦灭同道。而今少林与太乙门皆不愿做什么盟主,场中各门派更加心悦诚服。

然而又由何人来执这武林律令,老疯头笑道:“何以为侠?路见不平,便须拔刀相助,难不成眼睁睁看着不管,一定要等什么盟主来抉择?自然人人皆是执这‘武林律’者。”

众人轰然叫好。老疯头这些年漫游天下,过惯了自由自在的游侠生活,也明白儒者循于礼,道者循于道,僧者循于佛法,那侠者便应循于“义”,大家聚此讨论的便是何为这“义”字。

一人有一种“义”,万人就有万种“义”,要人人认可自然很难,除却前面达成笼统共识外,众口驳杂,确实难调。

如武林门派参与政事一节,少林太乙等门派的意见是门下子弟各凭造化,决不以门规制约军政,漕帮江潮与太行派李胜默不作声。唐宁道:“江帮主不见三河帮与武灵门的结局么?”

江潮默然半晌道:“好,江潮这条老命是唐少侠与嬴帮主诸位救的,在下便听你们之言,不以帮规参与徐州汴梁军政。”

老叫花子道:“你漕帮每日里看着大把的米粮还不知足么,叫花子们可眼馋的紧。”

江潮哈哈大笑道:“嬴帮主讲的是,我漕帮安心守着这条运河,过那富足安乐日子便好,何必无事惹火上身,难不成我还想做皇帝?”

西山神偷安子玉苦着脸不做声,郑奇走过去拍拍他肩膀道:“安子玉,不需烦恼,小偷小摸无伤大雅,你这次盗取密令,大是侠义之举,让杨掌门在《侠隐记》里写上一篇,也算得大侠了,可与红线盗盒齐名。”

唐宁微微一笑,原来西山神偷又到长安行窃,竟偷到韩公文府上,韩公文早已从郑奇那里得知他一胞三胎的秘密,悄悄布置,将三人一并拿下。其时韩公文已官升三品,娶了陈莺为二夫人,陈莺回剑宫探望师兄妹时,得悉了长安剑宫有意与太乙门作对。

韩公文早对剑宫作为不满,便通知胖大道士,安排安子玉盗了成颀身上的密令。

胖大道士早已知晓剑宫动作,已通知各地弟子集结太乙宫,看见密令急通知华山派与丐帮长安分舵增援。不想成颀丢了密令,怕掌门责罚,一不作二不休假传掌门口令,要长安剑宫立即攻打太乙门。

双方皆是仓促应战,幸好老叫花子见机快,见剑宫在扬州一动手便疾驰长安,分派弟子邀集同道,他赶到长安时太乙门已被围困两日。

此刻安子玉被郑奇封作“大侠”,欣欣然十分得意,杨投最是尴尬。

众人七嘴八舌,开始议论如何方为侠义正道的规矩,意见可谓五花八门。书记门数十女弟子飞快记录,交与杨投,杨投再逐一向少林掌门等讲来。

众人议论良久,方能就一条达成共识,比如比武切磋须点到为止,如果确实危险,改由木剑对决等。至于一定是一对一决斗,还是可以两人夹攻一人,最终也觉难以规定,干脆放弃。后来又定出几条不杀不会武功之人、不杀妇孺等等,属十恶不赦之条,若犯此律,人人得而诛之等等。至于武林中人相见,平辈之间与长幼之间的礼节规矩,也作了一些规定。

此次所来,自然也少不了黑道人物,便有人冷笑道:“难不成这武林便只有白道规矩?”

一些白道人士便群起而舌战之,有人想到动手,老叫花子止住道:“这位老兄说得有道理,这武林自然离不开你们黑道了。这黑道也须有黑道的规矩。”

那些山寨绿林便推举一人来与众人商议,协商下来便有劫镖时车夫统一下蹲抱头,黑道不伤车夫,不论那方认输后对方不得再扣押或加害,黑道不攻打镖局,白道也不助官军进剿山寨,大家各凭本事吃饭。

唐宁原本十分不解,黑白两道应是水火不容,怎能与黑道妥协。老疯头道:“自古及今,乃至今后,黑道总是有的,黑白两道间订立规范,便可减少许多仇怨。”唐宁这才点头。

韦玉筝想起那大盗云外峰,不禁又心中打颤,向唐宁低语。唐宁便向那黑道之人道:“若有采花、使毒之流又当如何?”

那黑道之人昂然道:“采花之流我黑道也鄙薄其为人,使毒更是小人,我黑道虽用暗器,也不肯使毒,遇到这等小人,我黑道愿与白道一起将他翦除。”众黑道轰然叫好。

曾参与那日灭长安剑宫的一人道:“那日南诏的秦宁却在长安剑宫的老五身上用了蛊毒,这又怎么讲?”

唐宁道:“那长安剑宫的老五杀了秦公子的师父,更残害无辜妇孺,便犯了十恶不赦之条,人人得而诛之。秦公子不取他性命,只下了对人身无害之蛊,只是控制他今后不得犯恶,于公是利。便算对那老五算是害,也属两害相较取其轻,事急从权耳。”众人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