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天机犹可泄 孰能结死盟(第10/11页)

王庭凑为各人引见后,转入正题道:“今日劳烦各位,乃是商议驼山派被屠一事。我河北道各镇六十年来各安其土,虽不受朝廷节制,却始终恪守君臣之礼,适时进贡,一向不曾独立称帝。但当今天子定要置我辈于死地而后快,两次征讨我无极帮,承各位的情,我帮不曾被灭。但如今驼山派已降官家,为何下此毒手?”此人相貌雄健,颇有异相。

他身边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哭诉起来,原来是驼山派幸留之人,讲起沂州之屠,其状甚惨,他是沂州人,得以侥幸活命。

徐大福神色低落。程权入朝,带走三十多家,盐帮便垮掉一半。又有李长老身为沧州刺史,与节度使郑权不和,阻挠用兵,皇上调太行派乌重胤任节度使后,沧州将士怕皇上追究,将李长老赶出沧州,那李长老被调回京城斩了,盐帮在横海军中的弟子也被赶出来。徐大福为求自保,已经远离军政,带盐帮投靠了盐铁使,专一以盐为生了,听了这些事,低眉不语,似乎与己无干。

武灵门的二师兄冷笑一声道:“王长老召集大家,原来便为此事。李师道叛乱,驼山派被杀,是他等咎由自取。我武灵门主动归服朝廷,不单毫发无损,不失一州一县,还得到一百五十万匹绢的赏赐。这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

无极帮不但帮主王承宗两个儿子入长安为人质,而且割让德棣二州,这两州都有盐池,是一块大肥肉,无极帮怎不心疼。

无极帮被戳到痛处,王庭凑也脸上变色冷笑道:“六十年来河北燕赵魏冀相互支持,齐属河南道,潞属河东道,两家素与我四家交好,六家一心,才守住这一隅江山。不想你武灵门先吞并相卫二州,逼迫太行派归了朝廷,又主动归朝,出兵攻打我无极帮、灭驼山派,河北落到今日局面,都是你武灵门之过。”

燕指幽燕帮卢龙镇,赵指无极帮成德镇,魏指武灵门魏博镇,冀指盐帮横海镇,齐指驼山派平卢镇,潞指太行派昭义镇,世人多如此相称。

武灵门的二师兄打个哈哈道:“王长老今天邀集诸位,原来是来找我武灵门算帐来了。我道你诚心为驼山派不平呢,哈哈。不错,我武灵门是射你一箭,你可以光明正大来挑战,不必找这些借口,哈哈。”

王庭凑向林暗草又恶狠狠瞪了一眼道:“今日且将私怨搁下,只谈驼山派之事。”他忌惮武灵门的箭法,不敢轻易开衅,况且今日确有联合各派之意,私怨只好先忍下,以后再找这小子算帐。

秦宁也向唐宁瞟来一眼,其中含义唐宁实在难解。

那二师兄并不买帐,冷笑道:“好,今天只谈驼山派之事。你无极帮既然与驼山派交好,那棣州兵马大半是你无极帮弟子,灭驼山派自然是你无极帮立头功了。”

他与王庭凑在谈灭驼山派,显然心中不将刘悟带到义成镇之人再当作驼山派之人,这些人归顺朝廷后,一心一意作官,虽然也设了总堂,与江湖朋友已无往来了。

王庭凑怒道:“棣州旧兵马自然是我无极帮的,但……但……”这二师兄真是促狭,明知棣州被割让给朝廷,那无极帮弟子也会从军中撤走,却故意要王庭凑来说。

王庭凑当然不再说了,只道:“那杀人者却非我帮众,我信中已明白告知,史长老因何还要诬我无极帮?”原来那二师兄姓史。武灵门多是田姓子弟,此人是外姓,能升至二师兄,必然是为武灵门立过不少功劳。

那史长老显然要和王庭凑作对,道:“你讲是长安剑宫,有何凭证?”

王庭凑一挥手,身后走出两名弟子,比划几下剑术,唐宁看得明白,果然是长安剑宫的剑法。

那史长老当然早信是长安剑宫所为,但他是深沉之人,号称“无影箭”,目下不知长安剑宫底细实力,故而并不表态。

王庭凑见那史长老不语,道:“田掌门现下正在长安,史长老投鼠忌器,可以理解。”武灵门掌门田弘正本月入朝面圣,尚未归来。

史长老嘿嘿不语,心中明白,王庭凑此时召集河北各派聚会,除了盐帮外,其余来的都不是帮主,邀自己正是为了避开田弘正。田弘正接武灵门掌门后,立即归朝,又一直支持朝廷,王庭凑正是要避开他。

王庭凑道:“无极帮与武灵门数十年来交好,近两年有些小小矛盾,也不能因此坏了两家交情。若史长老能以河北大义为重,那王某小小的私人恩怨自然可以抛过不提。”

“无影箭”史长老依旧嘿嘿不语,如今掌门是田弘正,又不是他自己,怎肯轻易表态。

王庭凑已窥破他心思,点头转向幽燕帮那长者道:“谭师叔,河北道上最数你德高望重,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