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寒露落梅花 谁把江湖记 (第10/14页)

台下便有人高声叫道:“杀盘江龙王的是那一位英雄,可否出来台前让我等一见?”

阎峰笑一笑道:“自然可以,成颀师弟,你走上前一步,让大家看上一看。”

那队白衣少年中走出一人,众人看时,见那人约有二十五六岁上下,比其他的白衣少年要年长一些,面色甚白,神情有些倨傲。众人混没想到杀死盘江龙王之人竟如此年青,都是低“哦”一声,这“哦”声中有惊讶,有不信,有羡慕,有沉思,也有畏惧。

阎峰又是一拍手,一众白衣少年退了下去。阎峰道:“今日乃是比武结盟,凡自愿参加者都须尊奉江湖道义,从前结有仇怨的门派不得借机以报私仇,待选出盟主,再秉公断理旧日恩怨。”

不少人大声叫好。也有人轻轻摇头,心道:“江湖恩怨纠缠不休,又岂是选一个盟主便能理清,适才王屋派和介山派相斗,又有谁出头?再说若是一个奸邪之辈做了盟主,难道也要我等听命于他不成?”

有人忍不住大叫道:“这盟主又是如何推选?”又是那“金刀勇六郎”赵六,此人果然是个浑人,这番再无人附和。适才损他之人又道:“老兄‘品德高尚,技压群雄’,不论如何推选,总有老兄一份,何必性急?”众人轰然大笑,那赵六再傻,也觉的不对,登时面红耳赤,不敢再哼一声。

阎峰笑道:“我辈皆是江湖中人,自然要靠品德武功服众,便如同各门派推选掌门人一般。”众人纷纷点头。阎峰道:“今日便请各位朋友自行商议,有愿与敝派结盟者可上台相谈。”

又有人问:“若是无门无派,可以结盟么?”这倒问出了许多人的心里话,是以也无人起哄。阎峰思索一下道:“若是肯循江湖正义,认可敝派门规,可以加入敝派。”那人却不言语了,旁人问道:“若不肯加入贵派,只愿独来独往呢?”阎峰心道为这次大会准备许久,终究还有未料之事,思索再三道:“若是阁下果要独来独往,行踪无定,敝派也只得放弃。若是有心为国出力,敝派倒可荐入军中。”

众人心道:“若是上阵打仗,哪不是找死么?”阎峰续道:“当今淮西战事正酣,正是吾辈为国出力之时,虽在江湖,也应心怀报国大义。此次大会,有多位朋友便委托敝派挑选壮士,随行前线。”

众人皆默不做声,沙场险恶,更胜江湖,官军近日连吃败仗,丧师失地,谁肯轻易赴死?良久,才有人想到流落江湖种种苦处,心道不若竟投了军去,侥幸不死,或者还可博个功名,便向阎峰道:“既如此,某也愿往,只是不知派往那支军去,随唐邓节度使那里是决不去的。”官军围攻淮西已近一年,却无多大进展,西路随唐邓军队二月里连吃败仗,是以无人敢去。那“金刀勇六郎”赵六此时再无言语,看来此人莽则莽矣,傻却未必。

阎峰道:“此次乃是几位监军需随行侍卫。”那人尚未考虑好,只见一群华服少年纷纷拥上前来,喧哗道:“我等愿往。”有人认识阎峰,呼道:“阎兄,我等是世交,行个方便。”

原来那些监军都是由宦官充任,他又不懂行军,只在背后监督,每临战事,先调精兵围在自己身旁,前方败不败不打紧,他这里唯求安全,若是侥幸得了胜仗,自然要来争功。所以跟在监军身旁,危险是没有的,功劳却是摊得上的,这份好事,当然难得。适才那人本是布衣,哪知其中诀窍?那些华服少年都是官宦子弟,却明白其中关节,是以鼓噪愿往。

阎峰当然知晓这些纨绔子弟有多少斤两,也不理睬他们,向那人道:“为国选士,自然要慎重,须有真实技业,方能入选。阁下若有此心,可待明日选拔。”向台下拱手道:“今日便请诸位自决,明日再会。”入棚内去了。

那白衣弟子便出来高喊道:“今日大会到此结束,明日辰时再会。”一通锣响,也入内去了。

“神算子”王清道:“想不到长安剑宫与官府有关,怪不得,怪不得。这几日京城大收捕,虽捉到了张晏等人,说是刺杀武相爷的凶手,但至今仍在审理,是否真凶还不可知。这时剑宫却能广发请贴,聚集江湖人士于骊山脚下,若非与官府有关,如何不见官兵前来?唔,唔。”他似乎想通了此中关节,意下颇有得色。

唐宁不知此案已破,忙打探详情。三日前神策军将王士则等人上报,在成德进奏院抓获恒州军士张晏等八人,系刺杀宰相、刺伤御史的凶手,现交京兆尹加以审讯复查。

那“神算子”王清依旧自鸣得意:“怪不得这位阎代掌门眉清目朗、气宇轩昂、言谈举止自有一番气派,原本就是大富大贵的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