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7/8页)

美蓉幽幽地看了他一眼,杜云青用的这个比喻很要切,织女为天孙.牛郎是凡人,贵族与平民之间,隔着一条辽阔的银河——她想了一下才道:“银河虽辽阔,毕竟还有鹊桥可渡的!”

杜云青道:“是的,可惜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看过他们相会的情形,不知是天孙过来,还是牛郎过去?”

芙蓉道:“以杜爷的看法呢?”

杜云青道:“我想是天孙过来的可能居多,因为鹊桥太弱,无法承载一头耕牛的”

“牛郎能丢下他的牛吗?”

“不能!丢弃了牛,就不是牛郎了,但天孙弃织,尚可为牛女,牛郎弃耕,却无法成为织郎的了。”

芙蓉道:“他们本来是可以在一起的,就因为天孙因贪人间之欢而罢织,才触怒天帝,将他们分开的!”

杜云青道:“不过天帝毕竟还是讲理的,仍然允许他们一年一度七月相会的,不过天上不乏织锦人,何必一定烦天孙,难道天孙不织锦,天上全是赤条仙?”

芙蓉忍不住笑了道:“杜爷,您真会说话,今天我可不是来跟您抬杠,我是来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的?”

杜云青道:“我不是全告诉你了吗?”

芙蓉笑笑道:“只有一点,杜爷你一向是操守很清高的,怎么会对金银感兴趣了呢?”

杜云青笑笑道:“你以为是我要那些珠宝?”

芙蓉笑笑道:“我知道你不会要的,一定是为了个特殊的理由,我来看看有没有能尽力的地方?”

她问得很技巧,杜云青知道她真正的目的是想知道这笔钱是否拿去接济义师,乃一笑道:“不是我要钱,而是这位徐兄要钱,我今天也是给他送钱来的。”

他把得自和坤另馈的百万两银票,递了过去,徐明愕然遭:“杜爷!这又是那儿来的?”

杜云青道:“和坤另外送的,大概是叫我别开口的酬劳吧,他感谢我给他出了个好主意。”

芙蓉道:“这位徐掌柜的家计负担一定不轻。”

杜云有道:“不错,的确很重,有几千人指望着他去养活,已经有好些年了,最近又添了好几倍.要不是大家帮衬帮衬,他实在养不起了。”

徐明笑道:“杜爷,您这一说不是在坑我吗,蓉姑娘还以为我是召募义军呢!”

芙蓉的确是这样想,因此笑笑道:“各为其主,我不能说不能,可是拿这边朝廷的钱去养活那一边,对我所负的职司是太过嘲弄了,徐掌柜总得替我想想。”

杜云青知道必须快把话说明了,乃笑道:“芙蓉,徐兄是旧日八侠中甘四侠的入室弟子,可是甘四侠自己也退出了义师,不再从事那个勾当了,故国遗民重望衣冠固孤臣之心,但真正有智识之人,着眼处不是神器天下,而是无数的黎庶苍生,徐兄艺成行使江湖,做的是默默济世救民的工作,他在江湖的外号叫夜游神。”

芙蓉一怔道:“夜游神!就是那夜千户侠盗?”

杜云青道:“是的,而且徐兄下手的又像是些为富不仁以及江湖上强取豪夺的不肖之徒。”

芙蓉道:“徐大侠的侠誉我是久闻了,也十分钦佩,却不知道是徐大掌柜。”

杜云青道:“徐兄在各地首邑大府,设了好几所安老院、育婴堂,收容那些孤苦无依的老弱妇孺,我说他家里食指浩繁,就是指此而言,最近他的负担又加重了几倍,则是福康安造成的,他西征时.为了急于竞功,防止乱军窜逃,挥挥围剿,火焚了几十处村落,造成了几万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那些人既未参加作乱,全是安份的良民,却受到了池鱼之殃,一将功成万骨枯,倒还可能原谅,因为这是免不了的,但兵过万户空,功成民啼,朝廷不闻不问,我们却不能也不闻问。”

芙蓉低下头:“这……我们一点都不知道,我相信连朝廷也不知道。”

杜云青道:“知道了也不会管的,最多一道旨意,着令地方州县设法赈济,那些州县,在供输福贝子的军需时已经民穷财尽,那里还有余力照管这些,徐兄已经设法募集一些粮食去赈济他们了,但那不是长久之计,重要的是帮助那些人回去重建家园,所以他请我帮忙,冒了屠长虹的名字,劫了那些珠宝,最后把帐算在福贝子头上,并不为过,这原来是他要付出来的。”

芙蓉道:“钱经这个地方花是应该的,只是要福康安认项却不太合理。”

徐明道:‘蓉姑娘,福康安班师回朝,献首表功,说战利所获的金银,数达亿万,因此才获得特别荣宠,征西的官军,人人都像是发了笔财似的,这些钱,就不定就有那数万安民的血汗所积在内,他要是个真正爱民的好官兵,就该把掳获的财富留下一部分,以作为正当良民因战争的损失补偿,他不但没这么做,为了邀功,居然还搜刮那些良民的血汗,也归入战利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