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第9/28页)

丁婉卿苦笑道:“也没什么,再苦的日子,咬着牙也就熬过了,只是留下了一身的伤痕,到现在还留在身上,使我放弃了很多可以适人的机会。”

谭意哥似乎不明白她的话中的意思,丁婉卿轻叹一声道:“我不是不想嫁人,有一回,我遇上了一个年轻的士子,叫……该死,我居然连他的名字都忘了,我们谈得很投机,他似乎也有意娶我,于是就留了下来,我们只处了半个月,有一天,他瞧见了我满身的疤痕第二天,就悄悄地走了,从此没有再见到他。”

谭意哥的脸色红了一红道:“这个人也太没良心了,娘,你说他已经住下了有半个月,以前他没瞧到吗?”

丁婉卿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低声道:“没有!帐帷重重,挡住了灯光,他没瞧见;那天是我正在入浴。他从外面回来,门外的婆子以为我们已经形同夫妇,无须避忌,所以也没有拦阻他…。”

“这……娘,我想伤痕不比别的,纵然是在暗中摸索,也多少该有个知觉吧!”

丁婉卿低头道:“教坊的老师们鞭笞弟子,都是有固定的部位的,笞条都落在背上,以免伤及姿色,所以背上的伤痕特别重,而那个地方,也较为容易掩饰。”

“娘!你实在太苦了。”

丁婉卿叹了口气:“也没什么,那使我看透了那些男人的心,当时我虽然难过了一阵,事后想想反而觉得幸运,如果我真被他娶回家去,日子还会更难过,那时他若嫌弃我,我饱受冷落,还要替他做牛做马地苦一辈子,倒不如早早分手了的好;从此之后,我再也不作从良嫁人的打算了;就这样过一辈子,多少总还能图个安逸。”

母女间又是一阵沉默,半晌后。谭意哥才道:“娘!我想不会每个人都是那样没有眼光的,您有这么多美好的德性,一定可以找到个……”

丁婉卿苦笑道:“傻孩子,别说傻话了,我不是没想过,年复一年;我也留心过,可是到这儿来的,都是为了我们的姿色,谁会注意到德性去,现在到了这个年纪……”

“娘|您还不老,年轻得很哩。”

丁婉卿摇摇头:“寄身青楼,所凭仗的只有姿色与青春,我自己知道我已经不年轻了。”

“可是有些人看来比您还大哩。”

丁婉卿笑笑道:“不止是看来比我大,实际上的岁数比我大的也有好几个,但是我不想跟她们去比,我知道还能混个几年,但是那有什么意思呢,我在盛极之时,抽身而退,多少还能满足我一点虚空的心,如果等到人老珠黄,饱受冷落时,一面看人的眼色,一面还要勉强去承欢色笑接受怜悯,那就是生不如死了。”

她感慨地道:“这些年我手头多少也在下了几个,倒不是怕嫁不掉,有些上这儿充老爷的人,底子还不如我丰厚呢,我要买个丈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可是我不愿意那么做,我宁可把钱都花在你身上。”

“我知道娘为了培植我,花了不少钱。”

丁婉卿摇摇手:“孩子,别这么说,那些钱是我心甘情愿花掉的,我是在为自己争口气,一定要做些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所以在张文家里看见了你,我就下定了决心。”

谭意哥低头不语,丁婉卿又道:“意哥!也许你心里在埋怨我,不该把你拖进这个行业,不过你若是在张木匠家里,怎么也混不出头来的,白白的埋没了你。”

谭意哥低声道:“女儿对娘是非常感激的。”

丁婉卿感喟地道:“孩子,别说这些,你在乡下住的那座房子是我置下的私产,还有几亩水田,我租给人耕种,那是我留为养老的准备,现在我就是跳出风尘,安安静静地过下半辈子,也不会发愁的了。长沙是鱼米之乡,没有水旱天灾,我实在没什么可担虑的,因此我对你的期望,并不是要从你身上把花下去的钱嫌回来。”

谭意哥微感诧然地道:“娘!你对女儿的期望又是什么呢?每人所忙,无非名利两字,娘不是为利,难道为名了。”

丁婉卿笑了,笑得很高兴:“乖儿,你的确是个聪明人,两三句话,就说中我的心事了”谭意哥倒是分外地诧然:“娘真是为了名,那倒叫女儿不解了,女儿能成就什么名呢?”

丁婉卿笑道:“俗语说行行出状元,我们这一行里,未必就不能出个状元!”

意哥笑笑道:。“娘不知道想到那儿去了,科举没有女子的份,就算有也轮不到咱们这一行……”

丁婉卿笑道:“我只是打个比方,并不真要你去考状元,我想行行出状元这句话的解释也不是指三年一比的那个状元,文人中状元,是最高的荣誉,当然也只有拔尖的人,才能得到这份荣誉。我的意思是要你在咱们这一行里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