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破城卷 第十一章 襄阳攻防(第10/11页)



梁萧急率钦察军前突,以强弓射杀冲阵牛群,以图稳住阵势。云殊看得真切,命人将床弩升高,瞄准钦察军。只听数声弩响,十余名钦察军人仰马翻,血肉模糊。宋军屡败于这支无敌铁骑,恨之入骨,见其吃亏,狂喜无比,齐声叫道:“天罡——破阵!天罡——破阵!”声若雷霆,响彻碧空。

喊叫声中,云殊又发数矢,专打钦察军。钦察骑兵虽然马快,但裹在败军之中,难以机动闪避,顿时伤亡惨重。梁萧眼看大势已去,急令收兵,谁料呼啸声起,一发巨矢来势若电,直奔他面门。梁萧身手奇快,于间不容发之际,弃马滚落,马匹却惨嘶一声,被那石箭截成两段,将梁萧压在身下,此时数头疯牛口吐白沫,狂冲而至,转眼便要将梁萧踩在蹄下。

土土哈见状,连珠箭出,射死当先的四头牯牛。梁萧得了暇,钻出死马之下,额角却被矢尖划破,鲜血长流,双眼迷糊一片,蒙眬中只见牛角晃动,一头疯牛猛冲过来,当下闪身一掌,内劲透入牛头,那头牯牛哀嚎倒地。此时囊古歹牵马赶至,梁萧翻身上马,连声呼喊,约束钦察军后撤。

吕德见钦察骑兵溃败,欣喜欲狂,亲率大军突出城外,五千精骑居中,两千弩手在右,靳飞、方澜率南方豪杰挟刀盾在左,三翼人马跟在元人败军之后,拼命追杀。一时间,元人血流遍野,溃势一发不可收拾。伯颜连杀数名逃卒,依然挡不住败北之势。

宋军一气追出两千步,城头矢石方才无法打到。但元军死伤无数,已不成军,只想如何逃过矢石,故而斗志全无,任凭宋军砍杀。襄阳城头十万军民齐声发喊,以助军威。伯颜自统军以来,从未遭逢如此大败,惊怒之余,竟不知如何应付。阿里海牙从西面救援,史天泽也统率水军,向陆上发炮,皆被城头巨弩打得溃不成军,宋军存心为樊城守军报仇,以倾城之兵自三门杀出,仗着城头神弩,人人舍生忘死,奋勇杀敌。

此时间,梁萧奔出两千步之外,见无矢石打到,勒马转身,放声清啸。这一啸宛若一阵长风吹过战场,虽在喊杀声中,也是清清楚楚。钦察军纪律森严,听得叫声,立时不再溃逃,转动马匹结阵。虽然未必就是六人,但六花阵也并非非六人不可,便是三五人数,也自有相应变化。此时仿佛当日马球乱战,众军于极混乱之间,既要稳住阵势,不被冲散,又要进击对手。

梁萧的练兵妙法此时大显奇能,只挤一桶羊奶工夫,幸存的钦察军分六部集结,由梁萧、土土哈、囊古歹、李庭、王可、杨榷各自率领。宋军从城头看去,就仿佛六朵大花,在战场上绽放开来。

吕德急令众军死命拦截,不让六阵合一。梁萧再发长啸,六阵转动,成“回雪之形”,阵势飘忽不定,聚散无方,来回冲击宋军阵势,顷刻间便冲透阻隔,结成一军。

吕德见其人数只剩两千,转命大军围歼。梁萧长鞭凌空数振,诸军会意,各自演化,转眼阵成十字,变成“南斗之形”,故意让宋军围住,待其合围之时,钦察大军倏忽化作“旋风之形”,以梁萧为轴,挥矛张弓,如旋风般在重围中狂飚起来,近万宋军瞬息溃乱。吕德见势不妙,急命退军,宋军四散,尽往来路奔逃。

梁萧对那两张床弩十分忌惮,不敢追击,长鞭再挥,钦察军阵势又变,变做“长虹之阵”,阵成弧形,弧顶在前,两翼居后,不疾不徐逐出二百多步,倏尔矢石飞至,落在阵前。梁萧勒马扬鞭,众军齐齐驻足,异常整齐。

梁萧忖度巨矢再难打至,驻马眺望,只见前方城下,元军人马尸横遍野,旌旗四处散落,云梯残骸青烟缕缕,仍在燃烧不绝。还有许多士卒肢残臂断,躺在地上,发出凄厉呻吟。

梁萧见此惨状,心如刀割,当即亲率三百精锐,以快马驰出,强行冲透宋军阵势,突到城下,将幸存伤者援上马背。云殊暗叫一声“来得好”,令旗一挥,发出矢石,但梁萧此次已有防备,凭着骑术精绝,阵势神妙,人马聚聚散散,变化莫测,云殊发矢数十,竟未中一人,反倒误伤了好些宋军,只得无奈停住。

直到此时,元军阵势始才当真稳住。伯颜不敢再战,收束败兵,缓缓向北撤入大营。宋人军威大振,欢呼声便如山呼海啸一般。吕德更是眉开眼笑,命人连夜潜出城外,通报宋廷,坚定朝野援救襄阳之心,当夜则摆下酒宴,犒劳诸军。

却说那两张无敌巨弩,乃是“穷儒”公羊羽参照古今弩炮,设计而出,不类寻常弩炮。此弩不但势大力强,举世无双,还能凭借机栝急速升降,八方转动,瞄射xx精准异常,遍及远近八方;而且填装炮石也很便捷,一发打出,第二发立时装上。因其一发至多三十六矢,暗合三十六天罡之数,故名“天罡破阵弩”,实是当世守城的不二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