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高力士(第8/20页)

一副事不干己的模样。

“困扰?”我在下面说道。

“喔,难道你不觉得困扰?”黄鹤再次微笑。

“什么意思?”

“杨玉环的事。”

“——”

被他猜中了。一时之间,我不知如何作答。

“我说的没错吧。”黄鹤得意地说道:

“所以,我才来了。”

“什么?”

“我说过了。迟早你会碰到需要我的时候。我也说过,到时候我会再来的——”

确实,我还记得那句话。

“该如何让寿王妃子转为玄宗妃子,你是为此而困扰吧。”

“没错。”我老实地点头。

“如何,要我告诉你好法子吗?”

“有吗?有好法子吗?”

“有!”

“什么法子呢?”

“其实,你早该察觉到了的。”

“察觉什么?”

“不是已经告诉过你。杨玉环那天打算去哪里——”

“去哪里?”

“道观。”

道观,也就是道教的寺庙。

“这又怎么了?”

“你还不明白吗?”

“什么?”

对于黄鹤想说什么,我一无所知,瞧见我莫名其妙的神情,黄鹤大笑一阵之后,继续说道:

“让杨玉环变成道士。”

“变成道士?”

“哎呀,说到这里你还不明白吗?身为皇帝智囊的高力士大人,头脑难道变迟钝了吗?”

话说到此,黄鹤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也终于明白了。

一旦明白,我才发现,这的确是个好法子。

首先,让杨玉环出家变成女道士。也就是说,让杨玉环出家,让她与寿王分手。

之后,在适当的地方建造道观,将她迁移到那里。

皇上再以道士身份往返于那道观,问题就解决了。

然后,过了一年、两年,待时间流逝之后,再将杨玉环迎回宫里。

这么一来,即使任何人都深知事情真相,至少表面上杨玉环与寿王分离的理由是出家,与皇上一点关系也没有。

从杨玉环老早便出入道观的这件事来看,让她出家也不算太牵强。

这真是个绝顶巧妙的法子。

这么一来,皇上的名声就不会受损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个黄鹤也未免太厉害了。

“难道当初你找上我时,就已经设想事情会演变至此了?”

“那当然了。”黄鹤嘴角浮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笑意,说:

“改天我还会再来的……”

刚听到他这般自言自语时,他却已突然自半空中消失身影了。

晁衡大人。

我就是这样与杨玉环、黄鹤相遇的。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甲子(十日),在华清池温泉宫,皇上迎接杨玉环到来。

皇上原本就深爱神仙道,并且尊崇老子为道家之祖。

温泉宫也设有道观,命名为太真宫,我们先将杨玉环迎进此道观。

杨玉环被赐名太真,以女道士身份来到此地自不待言。而且不是出自皇上命令,是杨玉环个人的决定,这些都与黄鹤所预想的情节一样。

一切都像黄鹤所说那般进行着,结果,一如他所预料,皇上将杨玉环抢到手了。

然后,那个宛如恶魔的黄鹤,也与杨玉环一起进入宫廷了。

晁衡大人。

那些传言,想必您也有所耳闻。

可是,当时我尚未真切了解黄鹤此人是如何恐怖。

当我察觉黄鹤之恐怖时,此人却已潜伏宫廷深处了。

这个黄鹤比我当初所想象的,还要更加恐怖。

之前,我曾数度想要将这号人物驱逐出宫。

但到了后来,逐出黄鹤一事,我也束手无策。

安禄山之乱,其实也可说是黄鹤的策谋。

关于此事,容后详述,我先向您吐露一件重大事实。

现在若不将此事记载下来,或许写信中途,我可能就要告别人世了。

谁都不晓得冥府使者,何时会来带走我病痛的魂魄?

如此点灯提笔写信之时,我的气脉紊乱,双眼迷蒙。甚至握笔的指尖也已失去气力,数度伏首案头。

晁衡大人。

安禄山之乱时,我们曾一起逃出长安,走避蜀地。

当时陈玄礼在马嵬驿率兵叛变之事,您大概还记得吧。

当时的情景,我始终难以忘怀。

即使现在写信给您时,脑海里也都还会浮现当时情景。

皇上那张憔悴不堪的脸庞。

您显露疲态的脸孔。

杨国忠被举刺在长矛之上的头颅。

以及,杨玉环当时依然明艳动人、不失其美的容貌。

陈玄礼提出条件,要取贵妃性命。

他说,若能杀了贵妃,他将出面平息叛变,且保护皇上逃到蜀地。

皇上显然也束手无策,正当众人在思忖除了杀死贵妃,是否还有其他法子可想时……

“有个好法子!”

说出这句话的人,正是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