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咒俑(第5/11页)

白乐天手持斟满葡萄酒的玉杯,一饮而尽。

“空海先生,您真是才华洋溢。可是——”

白乐天欲言又止。

“请说下去。”

“不,我无法说得恰到好处。找不到适当语句——”

“——”

“这么说吧。你和我截然不同。就诗而言——”

“就诗而言?”

“换句话说,我的才气是为诗而生的。藉由诗,才能发挥出我的才气……”

“——”

“可是,你的话——”

“如何呢?”

“诗似乎是为了你的才气而存在的。对你而言,不论诗的内容或形式,仿佛都是为展现你的才气,而存在这个世间——”

白乐天一时沉默了下来。

“那也算是一种幸福吧。”

随后喃喃自语道。

“幸福?”

柳宗元说。

“我是说贵妃……”

白乐天淡淡答道,就再也不说话了。

“应该快了。”

过了一阵子,空海开口。

“什么应该快了?”

柳宗元问道。

“某事快要发生了。”

“空海,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啊?”

逸势惴惴不安地问。

“不知道。”

空海回答。

“但,那种感觉愈来愈强烈。”

“什么感觉?”

“束缚着这一带的咒力。”

空海无意识地环顾四下答道。

那力量,宛如从天而降的月光灵力,无声无息地渗透进入这片大地,在大地内部愈积愈多。

在磁场、磁性、大地与大气之间,那股压力正在逐渐增强。

此时,一轮明月正要移至中天。

换言之,月亮在其轨道上一步步向上爬升。

大地的相貌,已经逐渐改变成另种模样了。

但也只有空海一人感觉得出这件事。

月光同时射入地洞,在兵俑的脸孔、躯体,映照出浓浓的阴影。

“动、动了……”

惊怯的声音,从徐文强嘴中发出。

他满脸恐惧地俯视洞底。

双眼圆瞪的脸孔,在地洞周围的红色篝火中摇晃着。

“怎么了?”

“那、那陶俑……”

空海站起身来。

“喂、喂——”

逸势站了起来,柳宗元、白居易也起身了。

空海急忙奔向地洞旁边。

“大猴,怎么了?”

空海问一直站在洞旁的大猴。

“刚刚有些失神,没看清楚——”

“的确动了。你看,露出上半身的那个陶俑——”

空海直盯着那陶俑看。

不过,看不出有任何动静。

只有月光,将那陶俑的影子,深深映照在洞底泥土之上。

“头、头动了。我看见陶俑这样动了一下,然后,眼珠子跟真的一样,转向我这边看。”

“冷静点。并没动。”

空海说完,用手拍了拍徐文强肩头。

“你还是不要看的好。先到那边休息一下吧。”

接着朝逸势使了个眼色。

“逸势,劳驾你把徐先生带到席子那边坐一坐吧。”

“好。”

逸势脸上一阵青白,几无血色。

他拉着徐文强的手,问道:

“空海,这跟洛阳的植瓜术一样吗?”

“大概吧。”

植瓜术——空海与逸势入唐后,抵达长安前,曾暂时停留于洛阳。

两人在洛阳,观赏了不少街头卖艺的表演,所谓的植瓜术,正是其中之一。

将瓜籽撒在土里,在众人面前让它立刻生长、结果,最后卖出瓜果。

施术之人先强烈暗示围观热闹的群众,再让他们看到非现实的幻觉。

丹翁老人,就曾在洛阳耍弄这套把戏。

仅仅不过两天前的夜里,丹翁才又跟他们在杨贵妃坟墓之前重逢。

“何时会动?它何时会动?”徐文强凝视陶俑,内心不停这样想着时,自己便已在暗示自己了。

正巧此时——

“应该快了,”

空海又喊出了这么一声。

正是这句话,让徐文强产生了幻觉。

必须严加戒备。

敌方大概已经知道空海、柳宗元等人,前往徐文强棉田一事。

就算空海及柳宗元等人,如何不为人知地离开长安城,只要找人监视徐文强家,终究也一定会知道此事。

逸势回到地洞边时,

“唔……”

不知从何处传来低沉的呢喃声音。

“唔……”

还有其他声音回应着。

“我听到了。空海——”逸势说。

“嗯。”

“这不是幻觉吧?”

“应该是真的声音。”

空海答道。

“那、那、那些陶俑,我感觉到开口说话了。”张彦高说。

“不。”

空海斩钉截铁地摇头。

“至少,我好像听到了——”

“那不一样。听好,你得意志坚定些。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空海话还没说完,

咯。

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