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海风土志(第5/10页)

莫瑞德死后一百五十年,阿肯巴王——威岛的虚里丝王子——将宫廷迁往黑弗诺,让黑弗诺大港成为王国首都。黑弗诺比英拉德更趋地海中心,位置更宜交易或派遣舰队保护赫族岛屿,免受卡耳格抢夺侵略。

《黑弗诺叙事诗》记述黑弗诺十四位王的历史(事实上是六位王及八位女王,约一五〇-四〇〇年)。由男女双方家族血统及群岛王国几个贵族间联姻而成,皇室包括五大家族[奇+书+网]:英拉德家族,最古老的一支,直接承袭莫瑞德及瑟利耳的血脉;虚里丝、伊亚、黑弗诺家族;最后是伊里安家族。海生杰玛王子是伊里安家族中首位继承黑弗诺王座的人。他的孙女为赫露女王,赫露之子马哈仁安(统治期间为四三〇-四五二年)是黑暗年代前最后一位王。

黑弗诺众王统治的年代富庶、开创、强盛,但在该时代最后百年,来自东方卡耳格及西方龙族的攻击变得频繁激烈。

负责保卫群岛王国诸屿的王、贵族及岛长逐渐倚赖巫师,以击退龙族及卡耳格船舰。在《黑弗诺叙事诗》及《龙主行谊》中,随着故事进展,这些巫师的名字与事迹开始盖过王治纪录。

伟大的学者法师阿斯编纂一本智典,搜集许多零散知识,尤其是创生语词汇。此《真名之书》成为命名基础,是魔法技艺系统的一环。王派他至西方击败或驱散不断在西方诸岛追逐牛群、放火、毁坏农庄的龙群,同时,他将书留予帕笛岛一名法师同僚。在安丝摩岛西方某处,阿斯与巨龙奥姆对战,这场战斗众说纷纭,虽然此后龙族暂止侵扰,但可确定的是,奥姆战后幸存,阿斯却因此身亡。他的书遗失了数百年,目前藏于柔克的孤立塔。

据说龙族以光或火为食,在盛怒下杀生,保护幼龙,也为取乐而杀生,但从不食用猎物。自太古以来,到赫露统治期间,它们只占用西陲最外缘岛屿——可能是它们领土的最东缘——作为会面及生育之用,绝少出现在多数岛民眼前。龙族天性易怒高傲,内环王国人口渐增,渐趋富庶,或许让龙族倍感威胁,因为即便是西陲,船只往来也日渐频繁。无论原因为何,那些年里,它们愈来愈常突袭西方岛屿的羊群、牛群及村民。

胡珥胡岛上流传一则故事,叙说知名的“夫都南”(意即“大分裂”),提到:

人选择重负,

龙选择双翼。

人选择拥有,

龙选择舍弃。

意谓人类选择占有财产,龙族选择舍弃。然而,如同人类也有苦行僧,有些龙也贪图闪亮物品、黄金、珠宝,其一就是耶瓦德,它有时会以人形在人群间行走,一度将富饶的蟠多岛变成龙族育儿室,最后才被格得赶回西方。但根据叙事诗及歌曲,龙族劫掠的动机似乎不是贪婪,而是愤怒,出于某种受骗、背叛的感觉。

叙述龙族劫掠及巫师报复侵略的行谊及叙事诗,将龙族描绘为无异于野生动物般无情、骇人、高深莫测,但颇为聪慧,有时还比巫师睿智。虽然它们说真言,却善于诡辩,其中有些龙显然喜欢与巫师斗智,“以岔舌狡辩”。龙族与人类相同,只有最伟大的龙才会以真名示人。在叙事诗《哈萨行》中,龙族为难以对付但感情充沛的生物,理应对人类入侵的舰队感到愤怒,因为它们深爱自己荒凉的领土。它们对英雄说:

航返日出之屋,哈萨

留西拂长风于吾翅

留吾天海、未知、无极……

马哈仁安及厄瑞亚拜

女王赫露又名鹰后,承继父位,其父为伊里安家族的邓格玛。王夫艾曼属于莫瑞德家族。她统治满三十年后,将皇位传给两人之子马哈仁安。

马哈仁安的法师顾问暨孟焦之友是一介平民,即“无父人”,是黑弗诺内陆村庄女巫之子。他是群岛王国最钟爱的英雄,其故事传于《厄瑞亚拜行谊》,仲夏长舞节时,乐师都会唱诵。

厄瑞亚拜的魔法天赋在幼时便显而易见。他被送到宫廷,由宫廷巫师训练,女王挑选他作为王子友伴。

马哈仁安与厄瑞亚拜结为肝胆之交。他们并肩作战十年,对抗卡耳格人,因为卡耳格偶尔东来的袭击,近来已成围捕奴隶的殖民入侵。芬围、托何温及托里口群岛、司贝维、佩若高,及部分弓忒,在卡耳格统治下已有一代,甚或更久。厄瑞亚拜在威岛虚里丝施下强大法术,对抗卡耳格军队,那批军队搭乘“千艘船舰”,在威岛沼泽登陆,蜂拥横越本岛而来。他用名为“水智识”的太古力乞愿咒(也许是叶芙阮在索利亚用以抵御敌人的同一咒语),将虚里丝喷泉(威岛领主花园中的神圣泉水及水池)水流变成一道将入侵者冲回海岸的洪流,马哈仁安的军队就在岸边等待。舰队中没有一艘船回到卡瑞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