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哑舍.青镇圭(第7/8页)

拿起手中的黄杨木角弓,少年与扶苏交换了个位置,刚要打弓射箭,一旁的扶苏却伸手过来,主动帮他调整姿势,顺便还指导他何处用力,何处勾弦,如何才能射出有力而准确的箭矢。

少年的眉梢微微抽搐,他即使射艺不如自家公子,但也不是初学者,至于这样吗?

想到最近上课之时,扶苏总是朗诵书籍的时候声音洪亮,想必也是和这个总在窗根底下偷听的小男孩有关吧。

可是小公子胡亥被秦王勒令不许读书习字练武,这个已经是 宫里所有人都有的默契,大公子这样做虽然不会有违秦王旨意,但若是被人抓住把柄,总归是不好的。

“公子......汝违规了......”借着扶苏靠过来指导他的姿势,少年压低声音劝道。

“规则?何人所言为规则?”扶苏勾唇一笑,语气极为讽刺。他已经过了崇拜父王的年纪,开始质疑父王所下的每一道命令 ,虽然不能公开反抗,但做做小动作阳奉阴违还是可以的。因为大庭广众之下耳目众多,扶苏也并没有解释太多,只是淡淡道:“他是我弟弟。”

少年便不再说什么,僵硬着脸上的表情任由扶苏把他当成教学样本摆弄着 。

抱着箭矢站在一旁的小男孩,偷偷地站得更近了一些。

扶苏坐在军长中,一边用布帛檫试着伴随着他多年的青铜玉首剑,一边是不是看一眼在一旁低头沉思的青年 。

“毕之,汝回咸阳吧,吾在此有蒙将军照看,无事。”扶苏盯着剑身上的菱形暗格花纹,神情自若地淡淡说道。

时间如流水,当然的少年已经长成为青年,他的父王已经升级为父皇,他也由公子升级为大公子,但和毕之在一起的时候,他的自称却从孤降到了吾。扶苏抚着剑身微微一笑,他知道他的伴读在纠结什么。

今日咸阳来了一封家书,甘氏宜阳王病危,昭其子回咸阳侍疾。而毕之却不放心他一个人在上郡,所以正在左右为难。

扶苏见青年还在默不作声,便叹了口气道:“此事还是怪吾,若是顺着父皇,也不会被贬至此,害汝一同随行。”

“大公子折杀毕之了。”青年俊秀的脸容上浮现苦笑。始皇帝回到咸阳宫之后的一次酒会上,淳于越对于始皇帝推行的郡县制不以为然,建议遵循周礼实行分封制。这个建议遭到了李斯的驳斥,和始皇帝的不满,直接导致了淳于越的罢黜。身为他的弟子,扶苏因为这件事上书,强烈反对,便被始皇帝派到了上郡去做蒙恬大军的监军。

扶苏的视线落到案头上静静躺着的青镇圭上,似有所感地长叹道:“那何为法度?何为规则?是君父所言?是智者所言?还是圣人所言?”

青年保持缄默,那双细致的眉深深地蹙了起来。

扶苏轻哼一声,冷冷一笑道:“规则,本就是给一些人遵循,给另一些人打破的。但是没有能力打破规则的人妄想挑战规则,就会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

“大公子......”青年 焦虑地唤了一声,忧心之色溢于言表。

扶苏摆了摆手,收敛了情绪,淡淡道:“毕之此次回咸阳,也顺便帮吾查看一下咸阳的动静,吾被困于上郡,遮蔽耳目,倒是极为不利。”

青年脸上闪过数般情绪,最终化为一叹,低头虔诚一拜:“殿下,请多保重......”

扶苏点了点头,知道青年只有在态度极其郑重到时候,才会唤他殿下。

看着青年倒退着离开军帐,最终身影消失在他的视野里,扶苏不免的恍惚了一下。

这个父皇亲手送来的伴读,已经在他身边形影不离地待了许多年了。

认识他的人生,已经比不认识他的人生长了。

扶苏勾起唇角,擦好了剑后收剑入鞘,随手拿起案头的那面青镇圭。

微曲食指,弹了一下那面冰凉的圭面,听着青镇圭发出的清脆玉制声,扶苏喃喃自语道:“老伙计,现在我就剩下你了......”

扶苏睁开双眼,嗅着月麟香清幽淡雅的味道看着素白的天花板,久久回不过神。

他这时才醒悟,那军帐中的离别,居然是他和毕之到最后一面。

规则......果然是很难打破的吗?他失败了,胡亥也失败了......

“皇兄,你醒了?”胡亥一直在床前守着扶苏,见他睁开眼睛,立刻关切地俯过身来。

“嗯。”扶苏简短的回应着,又闭了闭眼睛,才渐渐恢复了神智。

胡亥把一旁燃着月麟香的博山炉熄灭,又打开窗户和空调给屋子里换上新鲜的空气,看着自家皇兄的赤色眼瞳中,透着一股担忧之意。月麟香是以唐时的御用香料月麟香为主料再多加一分三柰,藿香,藁本等香料调配,就会成为一种可以影响人梦境的奇异香料。只是使用的时候,会给人带来一些小小的后遗症,心绪很容易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