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是谁(第24/25页)

王子齐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波及了张琳,甚至影响了张琳的生活。

于是当天晚上,他又发了一条微博:

“请大家不要评论我的前妻,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希望能给我们一些空间,王某拜谢。”

这条微博因为发在黄金时间段,很快就再次上了热搜。

然而他不曾想到,这条微博反而给张琳惹来了更大的麻烦。因为许多网友压根儿不知道张琳还有微博,不知道这件事对张琳还有困扰,于是加速了这件事情的逆向化,网友们纷纷表示:

“你看,一个好男人,离了婚还三番五次为前妻说情,你想他前妻做了什么可恶的事。”

“估计是出轨了。”

“@张琳传送门,不谢。”

“就这种人还打卡学英语呢?”

“考虫是什么?伊庭是谁?张琳怎么还给他点过赞?”

……

那天晚上,张琳失眠了。

她没想到王子齐的声明竟然给她带来了更可怕的网络暴力,网友们翻出了王子齐历年获奖时的感言,发现每次感言,他都在感谢自己的妻子张琳,而张琳的表情并不是一脸满足,而是无动于衷的冷漠。网友们一边转发,一边咒骂着:“哼,什么妻子啊,老公这么好也不知足!”

张琳崩溃了——自己明明没有错,不过是为前夫保密成全他的人设,怎么一夜之间自己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出轨的潘金莲,这要跟谁说理去?

第二天早上,王子齐被手机铃声惊醒。他俩昨夜熬了一晚上,刚刚睡着。王子齐以为是闹铃,便随手挂掉了,再看了眼手机,吓了一跳——手机里,十多个未接来电和三十多条短信,都来自那个熟悉又陌生的电话号码——张琳。

最后一条短信清晰地写着:你要再不接,后果自负!

他来不及翻前面的信息,见张一还在熟睡,小心翼翼地回复了一条短信:“对不起,我刚起来,什么事?”

一分钟后,手机响了,短信里冰冷冷地躺着两个字:

“晚了。”

王子齐睡不着了,他坐了起来,床边温柔的声音说:“亲爱的,怎么起得这么早?”见王子齐没说话,她也揉了揉眼睛坐了起来,“怎么了?”

王子齐只说了两个字:

“坏了。”

张一拿过王子齐的手机,打开微博,定睛一看,瞌睡荡然无存。

手机上的每一张图都清晰可见,它们就像病毒一样,传播到了每个看客的手机、电脑和脑海里,成了热议的谈资。

张琳的微博只有一句话:

“这才是真实发生的事。”

张一看到那张熟悉的照片,那张被王子齐花了六千万元买下的照片——那熟悉的脸庞在公众的关注下变得扭曲,幸福的笑容在公众的审判下变得委屈。终于,她颤抖地说:“这张图……我们不是都花钱买了吗?”

“是。”王子齐同样颤抖地说,“但没有买张琳手上的那一张。”

“子齐,那怎么办啊?”张一的眼眶红了,嘴巴颤抖着。

王子齐的脑子停止了转动,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如果现在就公布自己和张一的恋情,势必会引起更复杂的轩然大波:

“怎么刚离婚,就找到下家了?”

“是在婚内就好上了吧?”

“这是赤裸裸的出轨啊。”

“就算之前好了,怎么没说呢?隐瞒公众?如果不爱了,为什么还要在宣传的时候炒作?”

倘若不说话,自己出轨就算实锤了。

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无论如何,这一次,人设彻底崩了。

他刷着手机,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从这张图的发酵,到抢占娱乐媒体头条,再到自媒体的文章,只要加上“王子齐”三个字,就能篇篇十万以上的阅读量,事态发展之快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王子齐的团队不停地买热搜,这回,买的不是上热搜,而是撤热搜。撤热搜的费用比上热搜还贵,但民意很难买下来,买下“王子齐出轨”,结果又上来了“王子齐”;买下“王子齐”,结果又出来了“王子齐老婆”。他们买着买着,直到一个话题又上了热搜——“抵制王子齐的戏”。

当天,马叶接到了一个电话,告诉他台里领导看到了网上的评论,也接到了许多投诉电话,说这部戏带来的社会影响可能会很恶劣,至少它在暗示青少年结婚后出轨是正常的,威胁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于是,组织讨论,这部戏先停播,等风波过了,再播后面的内容。

一部热播剧的停播,意味着这部剧的灭亡;这部剧的灭亡,就意味着投进去的款回不了本;尾款结不了,公司就面临完蛋。

王子齐得知消息后,十分震惊,他对马叶说:“我没有出轨,为什么要下架我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