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谁是我(第7/34页)
白雯第一次见到剧组的工作状况时是震惊的,她不敢想象剧组的环境是这样艰苦,好在还有那些养眼的演员,尤其是自己竟可以离崇拜的王子齐老师这么近。
剧组里,王子齐并不会正眼看白雯,他不认为尚鑫在这部戏结束后会继续和白雯在一起。这个圈子里的人,分分合合不过是利益、身价与知名度的碰撞和分离,节奏越快的圈子,越没什么深情。越是名利场,越是无情处。
尚鑫若成为明星,甩掉白雯不过是时间问题。这圈子里,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何况,尚鑫的发展肯定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这部戏之后。
开机的前几天,王子齐就发现尚鑫背台词的功力扎实,与其说功力扎实,不如说他的演绎和二次创作超过了编剧写的剧本。他是个十足的喜剧天才,往那儿一站,大家就想笑。尚鑫演的反差很到位,他演得越好,就越能凸显角色的坏。这一反差,幽默感就来了,幽默感来了,观众就喜欢看。他进组前,角色大于他;现在,他早就超过了角色本身。
戏里,王子齐在尚鑫犯傻时,用手狠狠拍打尚鑫的头,然后尚鑫用夹生的普通话说着:“知错了,知错了!”
每次这个桥段上演,连场记都笑得“咯咯”的,白雯更是坐在监视器前笑得前仰后合。
片场没人理白雯,她的笑在学校能吸引人,但在影视圈,女孩的花枝招展不过是家常便饭。谁也不会在乎一个微笑,更不会在乎一个没化妆、没名声、没戏演的人的微笑。
白雯情商高,时常带着好吃的、好喝的来剧组,饿了递个馒头,困了递个枕头,但每次白雯想要讨好谁,大家要么应付两句,要么装作没听见。她就站在大监视器的后方,默默地端茶倒水,抢着做场工的活儿。场工很喜欢她,但直到片子杀青,导演也不知道这人是谁。只有一位头发斑白、大腹便便的中年制片人在一旁,看到这个笑起来招人喜欢的姑娘任劳任怨,便递给她一杯水。
白雯起身感谢,那时她还不知道,这个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会进入她的生命,支配她的喜怒哀乐。
这戏拍了一个月,白雯也来了一个月,直到杀青宴,白雯才有机会跟王子齐正式吃一次饭。
说是正式,其实也只是在一个餐厅而已。那天晚上白雯化好了妆,跟尚鑫一起来到餐厅,才发现至少有十桌,剧组的人满满当当地坐在里面。尚鑫被安排在王子齐身边,白雯被分得很开,坐在尽头的另一张桌子上,和一群助理在一起。
白雯一晚上的目光,都聚在尚鑫这边。那一桌笑声不断,而其他桌几乎没人说话,安静地听着。其他桌上的菜都吃完了,唯独那一桌几乎没有动筷子,大家寒暄地喝着酒。
王子齐身旁是他的妻子张琳,那个气质绝佳、说话掷地有声、永远被王子齐挂在嘴边的张琳。同桌上,还有几个年岁较大的制片人。白雯清楚地看到,那位给自己递水的制片人也在。
他们圈子里有个规矩:张琳在的时候,制片人话就比较少。他们害怕万一言辞不妥,惹怒了张琳,在圈子里就不太好混了,因为惹怒了张琳就相当于惹怒了王子齐,谁不知他永远站在张琳那边。但两杯酒下肚后,话题开始放肆一些,其他桌的话也多了起来。王子齐频频举杯,每次喝都暗示让尚鑫陪着。尚鑫不胜酒力,一开始说不喝不喝,一看大家都喝了,自己也忍不住猛地喝了几口,喝激动了,直接拿着分酒器往口里灌。不久,他开始昏昏欲睡,眼皮沉重,嘴巴里发出些大家听不懂的声音。
大家一看,笑了。
酒过三巡,张琳才定睛看到饭桌角落里的那个光头,她问:“这位小兄弟就是你说的尚鑫吧?”
王子齐说:“是的,领导。尚鑫,跟嫂子打个招呼。”
尚鑫喝得迷迷糊糊,说:“嫂子,你好美。”
张琳笑了:“酒量不错,嘴还挺甜。结婚了吗?”
尚鑫说:“还没呢,刚毕业。”
张琳继续问:“有女朋友了吗?”
尚鑫看了眼那边一直注视着这桌的白雯,刚要张口,一位头发斑白、大腹便便的制片人说:“他着什么急啊!等这部戏上了,喜欢他的肯定排着队呢!”
王子齐紧张地看了他一眼,说:“马叶,别瞎说,人家尚鑫跟我一样,都是专一的。”
听到这儿,白雯惊呆了,她这才知道,那位给自己送水的人就是著名制片人马叶——王子齐的合伙人。他包装过很多知名的角色,入行三十年,谁都知道,他的饭局,美女是永恒的主题。唯一不变的,是美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