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谁是我(第25/34页)
“对啊,可不能让他们失望而归啊!”王子齐说。
“那可不?”主任说着,笑了。
十一
宇文、宇武与尚鑫的这个节目在演出结束后迅速上了热搜,这个节目讲的是尚鑫分不清两人谁是谁,因而还错钱的一场闹剧。
节目当天,现场人山人海,万众沸腾。大家举着横幅、文武兄弟的照片,尖叫着、呐喊着,观众似乎根本不在乎他们演的是什么,只在乎有没有他们。这次表演对尚鑫来说依旧是场灾难,他忘词、乱说,宇文、宇武两兄弟根本接不住台词,只能报以微笑。好在这是录播,可以剪辑,但节目组还是让尚鑫通过了比赛,进入半决赛,给宇文、宇武颁了鼓励奖。
上热搜当天,尚鑫又红了,但这次红的原因不一样。这次是尚鑫“装疯卖傻”“没能力、没本事”“有背景”……在各大视频平台的弹幕里和评论区被刷屏了。
除了喜欢尚鑫的一些粉丝还在苦苦地支持,“黑幕”成了这次事件发酵的代名词。尚鑫的微博下面,铺天盖地的评论:有些是谩骂,有些是质疑。被淘汰选手的粉丝像疯了似的,冲到尚鑫的微博下发泄情绪,表达着不满,言辞激烈到波及王子齐、宇文、宇武。因此热搜,节目迅速火了。
王子齐在半决赛开始前就看到了这些铺天盖地的留言,他给尚鑫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成为名人的痛苦,并让他习惯接受诋毁,这是人红的必经之路。
尚鑫一开始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听明白后立刻上网搜索了自己的名字。没想到刚搜完“尚鑫”,关联词“黑幕”就出来了。他捂着被子,看了一晚上评论,心情越来越沉重。那些言论刺激着尚鑫,攻击着他脆弱的灵魂,最后他抱着被子,泣不成声。
此时,张琳正在房间里听着那个叫伊庭的四级阅读老师讲考研阅读课,听得入神,时不时被这个老师讲的内容逗得哈哈大笑,自言自语着:“这四级老师讲考研英语还真不错。”
刚说完,她就听到客厅的王子齐在手机里的怒吼。她从房间走出来,看到王子齐坐在沙发上,抽着烟。
张琳倒了一杯水:“尚鑫的事?”
“你也看到了?”
“网上铺天盖地的,谁看不到?别给孩子那么大压力,赢不赢重要吗?”
王子齐说:“没有压力,哪来的成绩!还记得我当年吗?那时候哪像他现在这样有这么多资源啊!”
张琳显然不愿谈当年,她往杯子里加了些枸杞:“当年就别提了,说说现在。你现在走后门给他抬得这么高,名是有了,但这名,他吃得消吗?”
王子齐说:“也只能抬到半决赛了,后面的路,还得他自己走。”
张琳递过去茶水:“这么红,也不知是件好事还是坏事。”
王子齐把茶杯放在桌子上,说:“红当然是好事了。”
张琳冷笑一声:“不一定吧?”
王子齐站起来,说:“你又要讽刺我了吗?”说完转身就出了门。
王子齐这些天很疲倦,一边要给尚鑫铺路,一边要留意张一的戏以便启动下一个项目——拍摄一个关于父亲的题材,打造自己的新人设。他没时间顾及张琳的小题大做,更何况,两个人的婚姻早就名存实亡了,这些带着情绪的言论有意义吗?
何况在娱乐圈,每一天都是鏖战,大家斗得你死我活,仅仅是为了多吸引一点公众的注意力。那些曾经大红大紫的人,用不了几个月就被人遗忘。所以,王子齐时常告诉马叶:“死亡不是结局,遗忘才是。我们绝不能被人遗忘,遗忘就意味着死亡。”
离开了家,王子齐赶到片场,白雯和张一正在对戏。张一看到王子齐来了,便停下工作,走了过去,调侃着:“哟,这不是大红人王子齐老师吗?”
王子齐说:“张一老师才是大红人。”
张一说:“来探班?”
“是啊。”
“谁的?”
王子齐说:“你的。”
张一说:“只探我一人的?”
王子齐凑了过去,说:“那我还探谁的?”
张一说:“子齐老师,探我的班可要付代价的,只有铁杆粉丝才有探班的权利!”
王子齐笑着说:“张一老师,我哪是什么铁杆粉丝啊,我是终身会员!”
张一笑了,和他并排走进了休息室:“你真贫啊!咱们那戏的剧本什么时候给我?我得提前看啊!”